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不仅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更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个战略性任务,也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中国社会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出现。同样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期的涂尔干提出了解决道德问题的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理念。因此,重新解读与诠释他的道德三要素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论文首先介绍了涂尔干提出道德三要素理论思想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他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其中对涂尔干本人的伦理思想的研究是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经研究发现:其一,通过对功利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情感论伦理学的批判,涂尔干得出结论:道德法则在形式上是先验的,利益与情感不能成为道德法则的基础。这为纪律精神的伦理价值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纪律精神乍看之下,似与人类最普通的情感大相冲突,实有理论依据可遵循。其二,通过对康德伦理学的考察,涂尔干表明:道德法则绝非空洞的形式。道德法则若想拥有人类服从它的权威,仅有形式是不够的,目的与人格是道德法则理应具有的内容。实现幸福的目的与完善人格,也正是牺牲精神的伦理价值性体现。思想家正是在现实困惑与学术问题的双重推动下,才孕育了今天展现在后人面前的卓越思想。对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结合涂尔干本人的伦理思想,详细解读涂尔干对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的精彩论证。第一,从纪律精神含义的解读中,揭示了这种精神的伦理价值,即纪律精神既是人性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因此纪律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第二,从牺牲精神含义的诠释里,发现了个人为社会做出牺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性:牺牲精神不仅是个体幸福的源泉,更是人格完善的基础。由此论证了牺牲精神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基础。第三,意志自由是探讨在道德王国中获得自由的途径。自然王国中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得而实现自由,道德王国中也可以通过获得道德知识而实现自由。从而使得意志自由成为道德教育的鹄的。论文的最后,结合当下中国的实情,反思道德三要素思想的价值与启示。在把握三要素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反思这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理论价值:其一,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其二,指明了道德教育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与个体道德社会化相统一的目标。并尝试提出了道德三要素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几点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