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雨和化学烟雾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氮氧化物。[1]为适应新的环保政策的要求,国内已投产的燃煤发电厂进行脱硝系统改造是改善当地环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与自身发展双重需要。本文以岱海电厂一期600MW机组脱硝系统改造工程实际为依托,研究的是国内已投产且未配套设计脱硝系统的燃煤电厂,为适应新的环保政策要求进行脱硝系统改造时技术路线选择、技术方案的设计、脱硝系统改造进度与机组大修改造进度的协调控制。[2]做到脱硝改造完成后氮氧化物排放指标能充分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同时脱硝改造进度又能与机组大修进度协调进行,脱硝系统在机组大修并网后同步投运。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脱硝项目的技术特点、管理现状,给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向。第二部分通过对岱海电厂锅炉系统设备现状评估、摸底试验结果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脱硝改造主要技术路线的对比分析,确定岱海电厂脱硝改造技术路线为采取LNB+SCR综合脱硝技术路线。第三部分通过对岱海电厂脱硝系统改造中工程总体布置、低氮燃烧器改造、SCR改造方案进行详细比对论证,最终确定各改造方案中的系统配置、系统参数、设备选型。第四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设备工程进度控制基本原理、网络计划技术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双代号网络图对机组大修与脱硝系统改造进度进行比对分析,提出两者在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对脱硝系统改造进度进行优化,最终实现脱硝系统改造进度与机组大修进度的协调控制。第五部分给出了论文的结论和下一步的展望。通过科学的技术改造方案研究论证以及合理的施工进度的优化控制,岱海电厂脱硝改造工程得以和机组大修同步完成,改造效果良好。岱海电厂一期2*600MW燃煤机组可年减排氮氧化物约11444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时脱硝装置投产后每年可获得4800万元的上网电价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