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22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的资料,分别按1992年福州分期(以下简称’92分期)、2008分期、第六版UICC/AJCC分期(以下简称2002分期)、第七版UICC/AJCC分期(以下简称2010分期)系统标准进行重新分期,探讨鼻咽癌2008分期系统的合理性,为修订完善鼻咽癌分期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鼻咽部+颈部MRI检查、鼻咽纤维镜检查、鼻咽肿物活检及病理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重新阅MRI片标记’92分期、2002分期、2008分期、2010分期系统中所出现的解剖位置的侵犯情况。按照四个分期系统标准分别进行分期,比较四个分期系统各期病例分布的特点。通过分析T分期各因素的特点,以及比较各分期系统T分期预后生存曲线,对2008T分期的简化进行验证。结果:本组病例随访率为95.3%;疾病失败病例数20例,其中单纯复发6例,单纯转移2例,复发与转移均有的2例,死亡的10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100%,95%,87%。2008分期与’92分期比较,N分期的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T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2008分期与2010分期比较,T、N分期的病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5和0.595)。根据’92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后,口咽、软腭、茎突前间隙、翼腭窝均100%合并同期别或者更高期别的其他因素受侵犯。鼻腔、椎前肌、部分颈动脉鞘区均只有很少部分(均<3%)未合并同期别或者其他更高期别因素受侵犯。按照2008分期标准,翼内肌100%合并同期别或者更高级别的T分期因素受侵。以Cox回归方法做生存分析,结果显示’92分期、2002分期、2010分期的T2、T3期生存曲线均有交叉点或重叠,曲线拉开不明显,相对而言2008分期生存曲线分得最开。结论:1、经过修订后,国内的鼻咽癌2008分期的N分期较’92分期病例分布发生了变化,且更为合理;2008分期T分期与国际上应用的第七版U工CC/AJCC分期病例分布更为接近。2、2008分期中T分期简化翼腭窝、软腭、颈椎、眼眶,将茎突前间隙和颈动脉鞘区合并为咽旁间隙是合理性的,同时建议删除口咽此因素;将翼内肌从咀嚼肌间隙中拆分出来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验证。3、从生存曲线分析,2008分期的T分期比其他三种分期方法合理。但是,由于样本量和随访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结果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预后分析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