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带暗支撑预制叠合剪力墙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属德国技术,由两层预制侧墙板和起拉结作用的格构钢筋以及现浇混凝土组成,是一种集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以及装配化施工于一体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我国近年来引进预制叠合剪力墙技术,在部分地区已经或正在得到推广应用。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存在天然的结合面缺陷,上下墙体间水平接缝以及相邻墙体间竖向接缝如何保证连接可靠,是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地震区应用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会碰到空腔内填素混凝土过厚而受力不利和自重过大的情况,因而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应用高阻尼混凝土及暗支撑于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预制叠合剪力墙承载能力,减薄预制叠合剪力墙厚度,进一步改善预制叠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带暗支撑预制叠合剪力墙,即:采用下方左、右设缺口的混凝土墙肢,内置带抗剪钢筋条的X形钢板暗支撑,内浇自密实混凝土,在底部塑性铰区局部增加高阻尼材料。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有限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新型带暗支撑预制叠合剪力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1片普通局部高阻尼混凝土预制叠合剪力墙试件和1片带暗支撑局部高阻尼混凝土预制叠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种预制叠合剪力墙试件的承载能力、滞回性能、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并与相关普通预制叠合剪力墙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局部高阻尼混凝土预制叠合剪力墙和带暗支撑局部高阻尼混凝土预制叠合剪力墙具有相似的破坏形态以及裂缝分布,而带钢板暗支撑的局部高阻尼混凝土预制叠合剪力墙裂缝开展更充分,承载能力更高,延性更好,且钢板暗支撑对格构钢筋的部分打断仍然能够保证叠合面层的整体性,高阻尼材料的引入能够改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同时,暗支撑的引入进一步引导和约束混凝土斜裂缝的开展。(2)运用ABAQUS程序,通过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水平接缝处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力学行为,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本文试验模型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有限元模型和所选参数是合理准确的。在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轴压比、暗柱配筋率、暗支撑含钢率以及暗支撑倾角对带暗支撑预制叠合剪力墙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压比增大,承载能力和刚度增大,过大轴压比则对抗震不利;增大暗柱配筋率,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增大暗支撑含钢率可较大提高峰值承载力,而对初始刚度几乎无影响;合理的较小暗支撑倾角能够充分屈服来耗散更多能量,提高抗震性能。(3)提出了新型预制叠合剪力墙的实用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部分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新型预制叠合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内陆尤其是西南部地区都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地震诱发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也将日益严重。若能计算出地震荷载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以及机场港口等各种软土地基处治当中。碎石桩承载性能的发挥主要依靠桩周土体所提供的径向的约
随着城市开发和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设计和施工中遇到下伏空洞地基的情况甚为常见。如何合理评价下伏空洞地基的稳定性成为该类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若处治不当可能给工程带来
随着土木工程结构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结构选形优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复杂形态大跨空间结构,如何实现结构的优美形体与合理受力的协调统一,在概念设计
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形式。在许多建设工程中常会遇到需要把矩形基础设置在靠近斜坡顶部、斜坡上及计划开挖或者已经开挖的基坑附近的情况:如一些山区城市,常需
混凝土结构因其取材方便、可模性和耐久性好且经济适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计、施工、使用不当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加固。纤维水泥砂浆加固方法是一种比较经济、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固方法,其加固效果取决于加固层与原结构层的黏结性能。目前对纤维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比较大,不适用于加固现场的黏结质量评定。本文采用钻芯拉拔试验方法对二者的界面黏结性能进行研
本文基于国内外溃决土石坝的调查分析、室内以及现场溃坝试验研究资料,针对土石坝溃决机理、溃口发展与溃口流量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通过对国内
本文设计了3根PVA-ECC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高轴压比下配箍率变化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PVA-ECC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差异。  通过对3根PVA-ECC
近二三十年来,大型钢结构在国内外场馆类公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跨度大,造型新颖,深受大众欢迎。大型钢结构施工中应力与变形随施工进展发生变化,且与使用状态相差较大。为了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对按照现行规范GB50010设计的再生混凝土梁和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6个方面:(1)按照《普通混凝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