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紧闭的门户被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并步入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鱼肉的时候,国人意识到强大的中华帝国已成昨日黄花。众多仁人志士怀着富国强兵的愿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北,朝野上下为之震惊,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只靠工业行不通,必须农工同行,重农思潮再次兴起。重农思潮的形成并不是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清代后,中国人口飞速增长,耕地面积增加缓慢;到清朝中期,人地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给清政府以致命的打击,农业产量萎缩,农民生活恶化。随着中国门户开放,传教士蜂拥来华,为了传教的目的把西方实验农学的启蒙概念在传教的过程中传到中国。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国近代留学西方官员认识到农业引智的重要性。在许多仁人志士的鼓吹下,戊戌变法使农业引智纳入政府行为的渠道。清政府被推翻后,到北洋政府及民国时期,虽然由于战争的影响,但农业引智始终没有中断过,为中国农业近代化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中国近代农业引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学习西方农业技术。清朝前期人们只知道实验农学的基本概念,甲午战争后才真正地、大规模地引进西方农业技术。随着纺织业的迅猛发展,陆地棉的引进和驯化成为当务之急。陆地棉的引种、驯化成功,带动其他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比如选种、育种新法、病虫防治技术、旱地农业技术、土壤肥料技术及西方的新式农具、西方的水利技术、畜牧兽医技术等陆续被引进到我国,使我国农业向近代化的道路迈进。引进和驯化西方作物品种。引种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我国传统农作物品种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西方优良作物品种,象棉花品种、水稻品种、小麦品种、烤烟品种、玉米品种、甘蔗品种等都被引种到我国。其中陆地棉品种引进和驯化成绩最为显著。延聘西方农业人才和派遣留学生。延聘洋教员和派出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农业技术是学习西方农业技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当时主要通过延聘日本和美国农业专家,农科留学生也主要被派往日本和美国,其他国家相对较少。翻译外国农业书籍。西方实验农学最初主要通过翻译西方农业书籍系统地被传播到我国。《农学报》在农业书籍的翻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传教士最早通过翻译西方农业的启蒙书籍把把西方实验农学介绍到我国。随着西方农学的引进,西方的农业教育、管理体制也被传入我国,这在我国近代改革旧的农业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近代农业引智的的各种形式,总结出近代农业引智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