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TEAM教育开展模式探究--以苏州市某公办小学和某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AM教育自引入中国即受到国内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在国内众多中小学得到实施和发展。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国内的STEAM教育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STEAM教育在小学整体的开展模式研究尚未开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STEAM教育整体的开展模式研究也是空白。基于上述不足,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重点对苏州市的一所公办小学和一所民办小学STEAM教育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和探究,以阐明两类学校的STEAM教育开展模式。
  笔者首先分析了Z公办小学STEAM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Z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模式相对成熟。在师资发展方面,该校主要通过私下探讨、专题讲座和短期培训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开发方面,该校的课程开发主要包括了课程引入、二次开发和课程创新的过程;在校本资源方面,该校主要有校外合作、硬件设施、课程教材和校园氛围的建设等方面;在实践方式方面,该校形成了知识体系建立、项目式学习和社团活动的有机融合,形成了STEAM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的“两个融合”。Z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具有课程种类和内容的丰富多样,具有突出的主打品牌,教育活动均为自主开展,课程的实施具有继承性,具有较为健全的体系和实践模式灵活等特点。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兴趣推动、坚持精神和奉献精神是Z小学的STEAM教育开展的成功经验。
  笔者进而分析了民办随迁子女T小学STEAM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T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模式相对简单。该校的师资发展仅通过短期培训进行;课程开发方面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协作的方式进行;校本资源主要有校企合作和基础的硬件设施;在学习方式方面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协作的方式进行。T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具有课程按主题分类、主题类型多样,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开展,混合学习的学习方式新颖和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强烈等特点。T小学的STEAM教育得以开展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配合、学生积极等。不足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和长效机制缺乏等。
  通过对苏州市上述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开展STEAM教育实践案例的详细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苏州市公办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存在经费投入充足、师资力量强大、课程开设全面等特征;民办小学STEAM教育的开展则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简单等特征。基于此现状,本论文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STEAM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从政策经费、师资培养、混合学习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对现有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STEAM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改善,以切实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引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逐步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一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转变为应用型大学,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快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升级。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政策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应用型大学的协同创新发展对
一流本科教育是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考虑,是建设“双一流”的实践基础。高校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质量是决定一流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系列成效,但相较于国外一流师资队伍与国内一流本科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系列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与不足。为了探寻一流本科教育中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不足,建设一支能胜任一流本科教育要求、规模适度且结构合理的高校师资队
教授委员会的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体现,共同治理理念对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借助制度变迁理论梳理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变迁过程和特征,结合共同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总结出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适应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维度。以此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我国中部5所高水平大学,对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现状与问题进行探究,并对成因进行分
摘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限制当地综合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业内学者已经提高了对农村化肥、农药、污染物的关注,及时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环保计划具有较高重要价值。必须尽快落实农村环保计划,这是避免当地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村环境;对策
期刊
摘要: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林业发展必须以林业经营为基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本文简要阐述了“三定”工作制度的概况,针对其不足,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林改建议,希望推进当下林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林业;“三定”制度;制度改革  前言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对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遏制全球环境恶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森林的面积逐渐减少,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这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森林资源在国家资源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想要改善以上这种情况,就需要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将植树造林技術合理应用到林业的生产建设中,并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
期刊
摘要: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加大了林业建设的重视,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项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资源浪费现象的控制,促进了森林资源的生产和建设,增加了森林资源的面积。森林管护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问题,影响着管护质量。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做了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的经济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农村,水环境污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更好地改善农村水环境,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1.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重,经济快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对城市高品质的追求,环卫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彰显,是改善城市市容、提高城市品位以及为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我国环卫工程现状入手,就环卫工程中的常见除臭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环卫工程;除臭技术  前言:  近年来,环卫工程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做好环卫工作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城市的市容和环境,更能提高城市品位,为人类营造出健康、舒适
期刊
摘要:现在社会经济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最大限度保护,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对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必须结合实际,科学使用必要的措施与手段,这不仅是保护林业资源现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促使林业资源对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发挥。本文主要针对林业资源保护以及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深化与探究,这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