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体系发展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内城镇体系等级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县域城镇体系作为省市等更大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基础,是城乡连接最为紧密的部分,其发展状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县级市之一。因其地形地貌以及资源丰富多样,整体发展较高而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等,使之在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等方法,探讨新泰市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就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泰市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条件,以期通过探索历史发展经验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去把握新泰市城镇体系的发展态势。一是新泰市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在历个朝代的发展变迁来了解新泰市的发展情况;二是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泰市城镇体系发展的现实基础。然后,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新泰市各城镇的城镇综合实力,以揭示其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对新泰市城镇体系结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通过城市首位度等研究方法,得出中心城区所占人口比例过大、大型镇和中型镇数量少、小城镇数量过多以及城镇规模过小的问题;通过区位熵和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得出了主导产业不突出、各城镇的主导产业部门趋同以及城镇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不明显的问题;通过对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总结,并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出青云和新汶对各城镇的引力大小,进而得出了城镇分布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内部不协调以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受矿产资源分布影响较大的问题。最后,针对新泰市城镇体系结构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合理县域城镇体系的目标,并就此提出了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民素质的提升,大家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资源,近年来淡水资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由于臭氧的氧化能力较强,它能氧化各种物体,且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作为现代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它主要是通过热水或者蒸汽的作用,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热源进入管网向城市集中区域的用户提供热能.这种供热手段,不仅有效的避免
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对城乡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带来挑战。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的总体收入水平,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而且随着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越来越多的搬迁至城市生活,返乡务农的意愿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