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1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生成素-1(Ang-1)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对胚胎期的血管生成和生后的血管稳定起重要作用。为探讨Ang-1在体内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我们研究了Ang-1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病变动物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高氧+Ang-1玻璃体腔内注射,注射浓度100μg/ml);小剂量治疗组(高氧+Ang-1玻璃体腔内注射,注射浓度50μg/ml)。前两组玻璃体腔内注射PBS1μl,后两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μl不同浓度的Ang-1(100μg/ml,50μg/ml)。视网膜组织切片行HE染色,计数各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并加以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切片VEGF的表达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和高氧组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吸入高氧鼠不论是对照组还是Ang-1治疗组每只眼均可见突出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率为100%。大小剂量组与高氧对照组相比新生血管细胞核数明显减少(P<O.01)。在Ang-1治疗的两组中,大剂量治疗组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较强。与正常组相比,高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视网膜各层中VEGF表达明显增强(P<O.05)。与高氧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治疗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O.05)。在Ang-1治疗组中,大剂量治疗组抑制VEGF表达的作用增强。与正常组相比,高氧组小鼠视网膜内各层组织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内核层水平细胞细胞核固缩,胞质内线粒体空泡变性;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变性;视细胞外节膜盘结构紊乱。结论Ang-1能有效抑制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且能减少VEGF的合成和分泌,其抗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为抑制VEGF功能发挥。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配56例57眼眼球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球内异物的患者,实验组30例(30眼),对照组26例
摘 要: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育人属性,是新时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渗透,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科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优势作用。高中教师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合理地设置语文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语文课堂完美融合。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路灯塔,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获取良好的感悟,润泽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普遍存在着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冠状动脉粥
摘 要:时代的发展,催生了以计算机、信息科学、统计学为基石的“大数据”概念。“大数据”的概念最初在商业领域大放光彩,继后使教育界也认识到它的功能与价值。许多学校与科技公司合作,引进依托于“大数据”功能的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用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行为及成效的统计分析。但是在一线教学中运用还不够充分。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例,从试卷评讲这个单一角度,说明如何将“大数据”运用到教学中,希望
随着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日益加深,所掌握的语文素材也在逐渐地增加.而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掌握写作素材,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