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兴宁凹陷始新统地震相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南海东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地处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转换部位,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的联合作用控制。本文研究的兴宁凹陷属于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位于珠江口盆地东缘,夹持于东沙隆起和荔湾凹陷之间。中海油深圳分公司针对兴宁凹陷前期的油气勘探,采集了覆盖全凹陷的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是开展地震相和地震沉积学研究的理想地区。本文以地震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消化吸收邻区沉积层序研究成果,运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系统开展了始新世不同时期的地震层序地层、地震相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兴宁凹陷始新世的沉积演化。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下,基于覆盖全区的80条地震测线,识别出Tg、T80和T70三个构造界面:Tg界面为新生界基底,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裂开不整合面;T80界面因珠琼Ⅱ幕构造运动影响,隆起端遭受剥蚀,局部形成角度不整合,在盆地边缘具有明显的削截和上超特征;T70界面受南海扩张运动影响发生强烈拉张,并隆起遭受剥蚀,形成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具有明显下削上超特征。Tg与T80之间为文昌组,T80与T70之间为恩平组,以界面之上的超覆和界面之下的前积或削截特征为依据,文昌组内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并划分了4个层序:WCSQ2-WCSQ5;恩平组内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并划分了3个层序:EPSQ1-EPSQ3。建立起控制全区地震-沉积演化的地震层序地层格架。在地震层序地层格架内,以地震相分析技术为基础,既地震反射结构、地震反射构型和地震反射单元外形,研究区划分出多种地震相类型,其中前积地震相主要位于缓坡带,除WCSQ2外在其他层序内都可见,反映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位于缓坡带的平行连续反射地震相推测为泛滥平原,在凹陷中心的代表湖相沉积,各个层序内可见;楔形杂乱地震相位于陡坡带,各个层序都有分布,代表扇三角洲沉积;侵蚀充填杂乱强振幅地震相主要位于缓坡带,是三角洲平原河道的反映。其他还包括丘状地震相,代表三角洲前缘沉积;透镜状地震相代表近岸水下扇沉积。地震相分布范围从纵向上经历了逐渐扩大到缩小然后再扩大的过程,具有很好的继承性;横向上凹陷东北部、中心和西南部分布具有不对称性。依据地震相代表的沉积相意义,结合沉积体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区识别出7种沉积相类型:泛滥平原、滨湖、三角洲平原河道、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深湖。在此基础上,依据残余厚度和物源分析,系统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具有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兴宁凹陷始新世为断陷期,其中,文昌组沉积期处于断陷阶段早期,WCSQ2和WCSQ3沉积期湖盆范围较小且具有局限性,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和东北部,以浅湖相沉积为主,并发育少量的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到了WCSQ4和WCSQ5阶段,构造拉张增强,且湖盆快速扩张,在控洼断裂带附近形成两个近平行的半深湖-深湖相区,东、西部物源稳定,北部物源增强,形成缓坡带三角洲发育、缓坡浅水区滨湖发育以及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凹陷中心半深湖-深湖发育的特点。恩平组沉积演化格局与文昌组的具有明显类似性,凹陷格局扔表现为NW-SE向的展布特征,沉积总体上仍具有西南部陡坡带以扇三角洲(或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东部和北部缓坡带为三角洲沉积,且东部和北部缓坡带的滨浅湖具有由北向南东方向分布范围逐渐变窄的特点,同时,随着湖盆水体的扩张,北部物源区逐渐明显化。
其他文献
1992年以来,中国的出口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却不是出口强国。与此同时,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与世界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了阶段性的特点。
分布式并网发电技术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孤岛检测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孤岛发生却未被检测出来,不仅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还会威胁到用户及检修人员
在有机无机杂化的卤素钙钛矿电池中,电子传输材料及其与吸收层之间的界面对提高光电转化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电子传输层的介观结构直接影响钙钛矿层的生长情况,而钙钛矿层的微
研究表明,空间大跨度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考虑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效应。基于此,本研究以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深入研究了地震动非平稳空间变化特性对大跨度工程结构的地震响
脑-机接口是研究如何利用神经信号与外部设备直接交互的技术,即利用人的脑电活动产生控制信号实现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而无需脊髓/外围神经和肌肉的参与。这无疑为那些因疾病
背景:胆汁郁积,指在肝细胞或胆管水平胆汁生成、分泌或流动障碍,导致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的综合征。胆汁郁积性肝疾病十分常见,岭南地区发
近年来,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产业需求,促使人们加快寻找性能优异的发光材料。有机金属发光材料,因其优良的发光性能、长使用寿命以及简单的制备工艺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 2种具有不同角度的苯基三氮唑类配体:俩唑环夹角120°的1,3-二(1,2,4-三氮唑基)苯(L1)、以及俩唑环共线的1,4-二(1,2,4-三氮唑基)苯(L2)。并利用这两个配体与过渡
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成型技术能够直接实现三维零件的制造与再制造。送粉喷嘴作为粉末传输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粉末的传输与沉积成型质量。为改善成型质量与优化喷嘴结构,本文首先研制开发了新型双重环式同轴喷嘴,然后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系统开展了喷嘴气体动力学特性、粉末传输特性、光粉耦合特性及沉积成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喷嘴内粉末颗粒的碰撞行为、粒子轨迹与速率分布,喷嘴外粉末射流结构与汇聚特性。探讨了
目的乳源β-酪啡肽-7(β-casormorphin-7,β-CM-7)是一种酪蛋白酶解产生的小分子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效能。本研究旨在探讨β-CM-7对衰老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是否有调控作用,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挖掘β-CM-7的生物效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应用β-CM-7改善衰老引起的健康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资料。方法选用12只二月龄、48只十一月龄雄性昆明小鼠,自然条件下喂养一周。依据体质量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