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至2014年,为配合低碳城市建设的需要,镇江市陆续建成一、二期公共自行车项目,在市区共设置203个站点(其中一期80个站点、二期123个站点)。共计投放了 5440辆公共自行车,为市民提供基本免费的出行服务(一小时以内骑行则免费,超过一小时按每分钟收取一元作为计费标准)。面向市民以来,注册用户达23万余人,扫码租车的累计用户共计12万余人。镇江公共自行车作为“短途驳接”的民生工程给市民带来便利。根据《镇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布局规划及近期实施计划研究》,镇江公共自行车的三期项目本应于2016年开工,但因为资金筹措困难导致建设搁浅。考虑到无桩共享单车属纯于市场化运营,不需要政府投入,镇江市城管局在请示政府同意后,试点发展了用无桩共享单车替代原公共自行车三期项目的建设,并将公共自行车系统更名为“有桩共享单车”,探索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差别融合管理的道路,力求将公共资源配置的最大效应发挥出来,以更好的满足镇江市民绿色出行的需求。然而,镇江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对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调度运维滞后、难以满足市民骑行需求的种种问题。本文选举江苏省镇江市作为研究目标,以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的举措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运用共享经济学、政府治理、公共管理学、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结合政府层面规范管理实际,从有桩共享单车管理、无桩共享单车管理以及“有桩+无桩”如何差别融合管理三方面出发,分析镇江市共享单车管理状况,探索城市管理部门在实施规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深入剖析问题问题的因素,对影响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因素进行逐个的分析与比较,并研究其产生的影响。如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方向,导致政府投资的工程三期搁浅;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智慧平台功能不健全以及“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协作互补机制未形成,成为了镇江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过程中的阻碍。充分研究国内外有桩及无桩共享单车管理的成功案例,研究其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的经验,对于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国内典型城市共享单车管理进程的研究,分析他们的做法对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进程可以借鉴的地方,包括相关管理策略,运营理念以及长远规划等,也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于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经验,研究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强化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整体规划和投放,二是结合镇江本地实际对“有桩+无桩”共享单车进行差别融合管理,三是加强镇江市智慧停车平面的建设,四是修订出台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最后是形成网格化管理+长效管理+综合考评的封闭管理体系。镇江市“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对于市民的绿色低碳出行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城市探索共享单车的规范发展的新举措有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有全面加强“有桩+无桩”共享单车管理,促进政府服务职能提升,才能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提高市民骑行体验,增加智慧城市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