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黄湓村更新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在乡村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结构和物质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在传统村落的生活中,亲切的邻里关系、丰富的公共活动也同样描绘了理想生活图景的一个片段。在新时代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实现村落城镇化转型的同时,找到一种可行的方式,保留和延续传统村落中的物质和文化内核,实现村落的有机更新,这便是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在广大的传统村落中,本文选取了靠近城市的城郊村落作为研究的对象。城郊村落除了具有传统村落的特征之外,还由于靠近城市边缘而存在城市扩张挤压、人员和能量被迫流失等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适合于城郊村落聚落更新的更新模式,并以黄湓村有机更新的项目为例,具体阐释这种更新模式的内涵。经过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借鉴,并针对中国当下条件下的城郊村落现状,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应运而生。“宜居”呼唤了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的提升,“田园”则要求保持村落最宝贵的聚落特征。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包含四个策略,即点位带动、社区营造、设施提升、环境提升。点位带动即在更新项目启动之初,充分挖掘村落资源,吸引潜在的村内村外人群,为村落的更新带来更多能量,包含点位选取、点位策划、动线组织三项内容。社区营造策略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视角来研究社区营造的空间基础,包含组团形成、组团演变、空间塑造三项内容。设施提升关注传统村落的交通、居住、配套服务设施,探索如何在更新的过程中完善村落的新陈代谢和养分补给,包含路径重组、功能植入、房屋更新三项内容。环境提升主要针对村落的物质环境,探索如何通过建筑和规划的手段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包含绿化梳理和风貌协调两项内容。本文通过黄湓村的村落更新项目具体阐述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黄湓村位于浙江兰溪,既具有传统村落的聚落资源,又位于城区边缘,面临多项发展难题。在应用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时,进一步探索了模式中各项策略和内容的内涵,检验了其可行性,并完善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
其他文献
从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出发,提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合理匹配的评价指标,即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组合后功率损失率和发动机有效效率损失率.在两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
通过罗茨风机运行温度偏高原因的诊断分析,对原有风机进出口工艺、结构进行了改造、更新,使风机轴端温度、环境室温控制在合理范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现在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应用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基于体校的教学特点,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必学的必修课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可以自主学习和收集资料的程度,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收集的成果生成相关的内容。新时代的人工智能已经突破了传统机器人纯粹的工具效用,作为文学艺术领域一个特殊的角色走进了大众视野,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在著作权法上相关问题的争议。作者以探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保护方案为目的,将本文分为提出问题、理论障碍、域外经验、权利归属以及保护方案五个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中根据人
根尖干细胞微环境(Stem cell niche,SCN)在根的形态构成及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特殊的结构主要由中间的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和周围的干细胞组成。目
BIM技术可以说是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随着其在建筑业中的普遍推广与使用,行业人才中更加偏重对BIM技术与人才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上的融合.作为一门集应用与管理与一身的专业,应
传统故障树分析算法存在诊断成本高和耗时长的问题,为此,在研究故障树结构中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深度优先最左遍历算法对故障树进行模块化分解,减小故障树分析的规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