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胁迫下改性生物炭对染料废水抗性基因削减作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导致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在环境中广泛传播,多种环境因素如重金属离子对环境中的ARGs具有协同选择作用。印染废水中重金属(Heavy Metal,HM)的存在,对水处理生物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形成选择压力,进而导致了ARGs的产生与迁移。污水厂长期处理含重金属的印染废水后,出现抗生素抗性菌株(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富集且ARGs高丰度检出。而现有水处理工艺对于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生物炭(Biochar,BC)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理化性质可应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修复的功能性材料得到广泛关注。以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为目的,同时改性材料的选择考虑后期需投加到生物系统中,选择无毒无害改性材料β-环糊精,制备一种用于去除水体环境中污染物及ARGs的功能性BC。为解决水处理过程中ARGs的产生传播导致的新型环境污染提供可行性方案。本研究在秸秆生物炭基础上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一种具有丰富理化性质及高效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功能性生物炭β-BC。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通过降低水体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抗性选择压力而对环境中抗性基因产生削减作用的新型ARGs污染解决策略。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现有生物炭的基础上负载β-环糊精,使改性后BC具有更出色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理化性质。利用环氧氯丙烷(EPI)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成功负载在原始炭材料上并且经正交试验优化后最佳改性制备条件为修饰液中β-环糊精:EPI摩尔比为6:1、负载时间为24h、原始炭投加量为4g,重金属去除量可达到118.39mg/g。表征结果显示β-BC具有丰富的不规则孔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反应前后材料形态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变。β-BC在吸附反应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均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物理吸附占主导作用且趋向于单分子层吸附。将β-BC加入含重金属废水及重金属胁迫下染料处理系统中,染料去除率达到96%以上,系统中重金属含量降至0.05mg/L以下,ARGs检出丰度明显下降,ARGs去除率分别为51.31%,88.17%,尤其对四环素类ARGs(tet-M,tet-M)磺胺类ARGs(sul-1)以及Ⅰ类整合子(intI-1)具有显著削减作用。投加β-BC可提高污泥菌群物种丰富度并且对菌群中非优势菌株的ARBs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同时促进与ARGs呈负相关性菌株在群落中的富集。由此得出:β-BC通过去除环境中污染物、降低抗性基因选择压力以及影响污泥菌群结构,从而对ARGs产生削减作用。
其他文献
海上风能在广义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在“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以及沿海各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迎来了野蛮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我国现阶段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基本还是处于五十米等深线以内的近岸浅水海域,并且随着单机功率的提高,风机上部的巨大叶片直径已经突破了百米长度,由此必然需要可靠的底部结构的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海上风机的底部支撑结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桩基础,由于恶劣海洋环境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中涡轮盘是发动机的核心转动部件,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关键部件。航空发动机涡轮结构主要包括涡轮盘和叶片,枞树形榫齿连接以其质量轻、材料利用率高和拆装方便等特点广泛运用于两者之间的连接。连接部位的榫槽结构复杂,通常采用榫槽拉刀进行拉削开槽,榫槽拉刀是一种多齿的刀具,传统的榫槽拉刀设计是涡轮盘设计部门、工艺设计部门和工艺装备部门间串行工作的结果,各个部门间都是通过二维图纸
当今世界国内外列车制造水平飞速提升,然而许多核心技术都是由外国人发明提出的,许多国际标准都是由他国制定的。在紧跟世界列车制造水平潮流的同时,我国列车制造业仍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而本文试图在列车网络系统上进行无线网络系统应用的这一创新。本文旨在通过试验验证电力机车内部的无线网络信道的优势,设计出稳定高效,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电力机车内部无线网络通讯系统。目前电力机车内部网络系统架构使用的都是有线网络
细观尺度下几乎所有材料均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匀性质,且有研究已表明材料细观上的非均质特性对其宏观力学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材料宏细观尺度之间的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些年来非均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体心立方铁素体钢DC04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多晶体几何模型和材料模型,基于有限元法、晶体塑性理论和多尺度均化理论对DC04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有限变形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宏观有效
管材固体颗粒介质胀形SGMF(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工艺是采用分散颗粒状、可自由流动的颗粒作为中间传力介质取代刚性凸模(或凹模)的角色对管材坯料进行胀形的一种管材塑性加工新方法。本课题主要对AZ61镁合金变径管的固体颗粒介质热胀形工艺基础进行研究,利用高温下镁合金较好的塑性并借助固体颗粒介质与液压气压胀形不同的传力特点实现变径管成形,提出了变径管外置压头成形新
景观温室起源于欧洲,是一个由人工控制、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室内空间。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并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重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同时也对大自然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景观温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热带雨林由于分布于赤道边缘,又以其丰富的植物种类,奇妙的景观现象闻名于世,常常是景观温室展览的首选景观,同时热带雨林展示区也是景
船舶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力推进器,其核心零部件螺旋桨加工后易产生静不平衡,造成机械振动、轴系传动效率降低等影响。本文针对大型船用螺旋桨静不平衡余量加工自动化程度低、难度大等问题,开展螺旋桨并联磨削机构设计、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虚拟样机验证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螺旋桨立式静不平衡检测原理,选取不同规格螺旋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成品检测阶段的螺旋桨,其静不平衡余量检测值与行业许
本文对形成于造山带的川西牦牛坪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和单矿物进行了详细的C-O-Sr-Nd同位素、主微量及Zn同位素分析。牦牛坪碳酸岩的δ18OV-SMOW(6.95‰-7.33‰)和δ13CV-PDB(-7.08‰--6.51‰)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与典型地幔来源的“初始火成碳酸岩”相似的C-O同位素组成。此外,它们富含Sr,Ba,REE等不相容元素,具有高的87Sr/86Sr0和极负的εNd,这些特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与日俱增,如何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已成为当今工业领域研究的重点。自动铺放技术不断进步,使得纤维的曲线铺放成为可能,与传统的直线铺放铺层相比,变角度曲线铺放能更好的利用复合材料的方向性特点,优化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本文以变角度铺层构件为研究对象,规划出纤维铺放路径,探究不同纤维铺放路径对曲面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Hermite
在强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容易发生损伤甚至倒塌。为减小地震过程中桥梁结构的损伤,提高抗震性能,近年来自复位桥梁结构体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自复位桥墩通常采用一个或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