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谓音转,是指同源词、方言词、联绵词、通假字以及人名、地名、族名等在发展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语音变化。大量的语言事实表明,音转是一种异常复杂的语言演变现象,涉及音韵学、训诂学、历史方言学、历史词汇学和文字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就类型而言,音转不但包括以往关注较多的同源音转,事实上还包括方言音转、假借音转、联绵词音转、语讹音转等内容,换言之,大凡涉及音义关系的语音变化,均属音转。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限于同源音转,或者说音转的研究附丽于同源词的研究,以致对音转的模式、规律和机制的刻画缺乏概括性和系统性。本文将音转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汉语音义的系统归纳提供一个基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平台。 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音转术语。第三章:音转条例。第四章:音转原理。第五章:音转规律。第六章:音转的制约机制。第七章:余论。 主要观点: 1、音转是一种客观现象,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对音转现象应有科学的认识,大可不必谈音转而色变,也不应该简单武断地将运用音转原理阐释词义的方法视为文字游戏或“神话”。 2、音转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存在于古人的训诂学著作之中。反过来说,即古人谈音转,都有他们自己认定的规律。今天,我们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将其归纳总结出来,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文献语言训诂将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音转具有制约机制。音转的制约主要来自语言系统的制约和音义关系的制约。这两方面的制约作用,决定了音转不可能“无所不通,无所不转”。将音转视为文字游戏和神话固然是片面的,但无视音转的基本规律而任意解释词语的音义关系,也是违背语言学的科学精神的。 主要研究方法:1、平面研究与纵向考察结合。2、个案研究与系统归纳结合。3、音转研究与跨学科比较研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