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及凝血因子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凝血因子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脑梗死病程的判断。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同期住院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6例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实验组,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并进行标本采集,全部检测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7ml(脑梗死组于病程1、3、7、14天采血一次),5ml于室温凝固0.5h后离心;1000r/min15min,吸取上清液,-40℃保存待测;另2ml以3.8%柠檬酸钠抗凝,于0.5小时内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血浆,立即检测或储于-40℃待测。然后sVCAM-1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FⅦ:C采用全自动血凝仪CA500的一阶段凝固法。结果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第1天明显升高,高于脑供血不足对照组和正常人对照组,1~7d呈增高趋势,7~14d呈下降趋势。脑梗死体积越大,sVCAM-1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血浆FⅦ:C水平与脑供血不足对照组及正常人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随病程发展也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得出结论,sV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用作监测脑梗死发生及病程进展的指标。FⅦ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进程均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多元化教学法的概述,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教学法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法;应用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47-0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受到社会与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中的S100A4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雌激素(ER)、孕激素(PR)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探讨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分析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里包含有大量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思考问题的基础,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数学概念的联系;引入;本质;巩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49-01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
目的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探索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机制尤其是其定向分化机制受到人们的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展开,在地理教学中,每個教师在授课时,都追求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习惯敢于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堂教学状况;新课程理念中,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交流,使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和实际有效运用,解答一些身边的地理现象;评价一节课不在教师“教”得
【摘要】近几年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作业的布置看的越来越重要,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进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教学中的知识。该论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有效性,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充分的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让许多基础不同的同学可以掌握最高效的内容。在探讨过程中,也提出一些观点思考,希望能对初中数学分层
【摘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口才”被认为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需要通过创设各种环境、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以读促说这几个方法,让孩子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  【關键词】口语交际;环境;鼓励;阅读;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54-01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
【摘要】科技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个体差异明显,文化基础两极分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亟需探索。分层递进教学法,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能改善课堂氛围,缩短学生极差,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递进数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50-01  教学过程是构建良好教育情景
【摘要】专业课程教学除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也是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旨在推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倡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国际商法;课程思政;探索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立项课题中的子项目(项目编号:I31007.17.01)。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逐渐被应用到中职教育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职数控车教学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应用相关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中职数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