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GO-16 GPS/GLONASS兼容接收机的电子地图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中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正在建设中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在分析了它们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共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分析GLONSASS与GPS坐标系统差异和求解坐标转换参数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目前GLONASS系统和接收机现状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的方法。 然后,分析了ARGO-16GPS/GLONASS兼容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其性能指标参数,对ARGO-16兼容接收机的通信接口与数据交换协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针对ARGO-16接收机,介绍了哈尔滨市电子地图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地图数据选取了一张包含较详细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清晰哈尔滨地图的位图文件,用C++Builder开发工具以此位图文件作为载体,对电子地图的功能进行开发,实现了电子地图的定位与测距功能。文章分析了卫星导航定位功能和电子地图测距功能的设计过程,在其中着重阐述了电子地图坐标系的建立以及与ARGO-16接收机的通信两个最主要的技术环节。最后,给出了电子地图软件的测试结果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可能来源。
其他文献
无线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许许多多,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娱乐和工作。享受数码生活正是高品质家居生活的特征,而视频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人们不满足于
海杂波中的目标检测在海面的监控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雷达信号处理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由于海杂波呈现的非高斯性,长时相关性,都严重影响了海上目标尤其低速小目标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融合,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正日益庞大,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同一个网络中,要保持如此复杂庞大的网络正常高效的运行,在出现故
本文重点讨论和研究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天线技术。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的用户数量迅速增加,智能天线技术可以通过空分复用的方式扩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