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合成和表征了含L-天冬氨酸、L-谷氨酸、3,5-二氨基苯甲酸、1,2,4,5-均苯四甲酸等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以及1,2,4,5-均苯四甲酸和tpt(2,4,6-tri(pyridin-4-y1)-1,3,5-triazine)两个共晶化合物,并测定了其中七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和热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1.合成了一个L-天冬氨酸铜配合物[Cu(C4H5NO4)(C10H8N2)(H2O)]·5H2O,通过I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2.以3,5-二氨基苯甲酸和叠氮化钠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锌的三元配合物[Zn(C7H7N2O2)(C12H8N2)N3(H2O)2]·H2O,通过I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该配合物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3.以L-谷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镉配合物[Cd(C5H7NO4)(H2O)]·H2O,通过IR、元素分析和单晶X-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荧光表明该配合物在波长λem=429nm(λex=356nm)处有最大发射(蓝色光),可能成为很有前途的发光材料。
4.合成了一个邻菲罗啉的锰金属配合物[Mn(C12H8N2)2(H2O)2]·(4H2O)(HCO3)2,通过IR、元素分析和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5.以1,2,4,5-均苯四甲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铅配合物[Pb2(C10H2O4)·2PbO],通过I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荧光表明该配合物在波长λem=387nm(λex=360nm)处有最大发射(蓝色光),可能成为很有前途的发光材料。
6.合成了均苯四甲酸和tpt两个超分子共晶,通过I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