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2、IL-10、TNF-α和Th1/Th2的水平及胎盘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意义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水平和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Th)因子比率的变化以及胎盘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意义以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2例,参照乐杰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的诊断及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包括11例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hypertension,GH)、18例轻度子癇前期(mild pre-eclampsia,MP)和23例重度子癇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随机收集同期住院的正常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血清IL-2、IL-10和TNF-α的水平,并对IL-2、IL-10、TNF-α水平以及Th1/Th2细胞因子比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关系;常规HE染色观察胎盘形态学变化;采用SP法对胎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并用图像分析测量软件观察、分析各组ICAM-1、VCAM-1的定位、分布和表达量的差异以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多个样本均数采用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两均数差异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取α=0.05(双侧)作为检验水平,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2和TNF-α分别为6.5740±1.2236ng/ml,3.7956±1.1946ng/ml,正常妊娠组分别为4.4300±1.3307ng/ml,1.9831±0.8094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IL-2和TNF-α分别为7.2072±0.9723 ng/ml,4.4626±1.0908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6.4872±0.9105ng/ml,3.5856±0.91 57ng/ml;妊娠期高血压分别为5.3927±1.2950ng/ml,2.7445±0.9577ng/ml;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2、TNF-α的水平随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10为19.8406±4.0308ng/ml,正常妊娠组为25.2638±6.145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2/IL-10,TNF-α/IL-10分别为0.3481±0.1092,0.1981±0.0710,正常妊娠组分别0.1918±0.0907,0.0874±0.05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5%和75.00%,正常妊娠组分别为26.92%和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9.744,P<0.001;x2=19.145,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3%和40.38%,正常妊娠组分别为100.00%和196.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7.130,P<0.001;x2=19.744,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胎盘组织ICAM-1、VCAM-1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984±0.0501,0.2909±0.0555,正常孕妇组分别为0.1901±0.0402,0.1889±0.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ICAM-1和VCAM-1的平均光密度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 7.HE染色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基底膜增厚,基底纤维素样坏死,绒毛间质水肿,绒毛内血管减少,蜕膜组织内螺旋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蜕膜组织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和炎细胞浸润。 8.相关性分析:血清IL-2与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r=0.590,P<0.05),IL-2、TIN-F-α与IL-10的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5,-0.327,P<0.001,P<0.01)。胎盘组织中ICAM-1与VCAM-1平均光密度呈正相关(r=0.756,P<0.001)。胎盘中:ICAM-1的平均光密度与血清IL-2、TNF-α、IL-2/IL-10、TNF-α/IL-10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6,0.602,0.549,0.625,P均<0.001),与IL-10呈负相关(r=-0.308,P<0.01)。胎盘中VCAM-1的平均光密度与血清IL-2、TNF-α、IL-2/IL-10、TNF-α/IL-10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6,0.695,0.576,0.625,P均<0.001),与IL-10呈负相关(r=-0.474,P<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中ICAM-1和VCAM-1的平均光密度随血清IL-2、TNF-α、Th1/Th2细胞因子增高以及IL-10的降低而增强。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随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增高, IL-10水平明显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比率明显增高,随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增高, 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上皮细胞ICAM-1、VCAM-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中ICAM-1和VCAM-1的平均光密度随血清IL-2、TNF-α、Th1/Th2细胞因子增高以及IL-10的降低而增强。病理诊断证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以通过对IL-2、IL-10、TNF-α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以及ICAM-1、VCAM-1表达的检测与控制,了解并缓解或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期望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中国汉族2个巴比二氏综合症(Bardet–Biedl Syndrome,BBS)遗传性疾病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及基因测序,筛选鉴定新致病基因位点和/或新致病基因及鉴定已知基因的新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