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将采用古籍研究方法对《千金要方》中关于灸法的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总结该书中关于灸法的应用规律及具体治疗方法,探讨研究孙思邈灸法的特点与古人的不同点,及其对后世灸法的影响。同时归纳该书对灸法的贡献,为拓宽灸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千金要方》其书中有关灸法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筛选,首先使用计算机检索,再对计算机检索结果进行手工检索,并以适宜疾病谱为分类依据,对检索结果进行全面分类整理,建立相关的资料库。在以适宜疾病谱分类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千金要方》中灸法的适宜病证谱及应用规律。归纳文献研究结果,对《千金要方》对灸疗的重大贡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总结出《千金要方》的灸法应用规律,找出适宜疾病谱的灸法应用,供临床使用灸法治疗疾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千金方》灸法有109适应症,包括对内外妇儿及骨伤科、五官科及医学保健各科的相关内容。内容丰富,其中以内科病证为主,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灸法适应证有30个,包括有癫狂、中风、癫痫、呕吐、痢疾、虚劳、血证、咳嗽、痹证、胸痹、淋证、厥证、腹痛、积聚、疝气、黄疸、带下、霍乱、转筋、不孕证、便秘、腰痛、水肿、泄泻、疟疾、奔豚、痉证、窦道、瘿病、牙痛。2.《千金方》并没有偏向于热病或者寒病的治疗,而是主要以治疗实证为主,寒、热病证都可以实施艾灸治疗。热证用灸的艾灸机制是其补泻刺激机体,聚集经络,以达到滋阴补气,泻热祛除邪气的目的,大大促进了灸法的实施。结论:《千金方》海纳百川,内容十分丰富,融合方剂、中药、针刺、灸法,不只是搜集了唐代以前的诸多医学文献,更是深刻总结了唐代的许多医学经验,其作者孙思邈尤为重视针灸治病,同时唐朝时期灸法大行其道,该书记载的大量详实的灸疗文献,对后世医书尤其是《外台秘要》影响深远。其"热证用灸"、生熟灸等学术思想,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