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视频编码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络资源日益紧缺,降低码率、保证视频解码质量的编码系统是目前视频编码领域的研究重点。因此出现了将压缩感知视频编码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结合在一起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该编码系统以测量率自适应分配、视频自适应分组、重构算法优化为研究重点,从而达到降低码率、提高视频解码质量的目的。本文首先研究了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视频编码中CS帧的测量率自适应分配算法,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改进。即在发送端将CS帧划分为若干个非重叠、等大的方块,并对此类方块进行DCT变换,依据每个块的DCT系数绝对值所在的范围对图像块进行测量率的自适应分配。依据每个块的测量次数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块。在发送端依据块类型选择相应的编码方法,在接收端依据块类型选择相应的解码方法对测量值进行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和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减少了极度不稀疏块所占的比例,提高了视频的重构质量。其次,本文提出了计算相邻帧之间对应块的剧烈程度参数算法,依据图像块的剧烈程度参数将图像块划分为不同的运动类型块。依据接收端对重构质量需求由低到高,将其分别定义为应用场景一、应用场景二。进一步提出基于应用场景的自适应GOP分组算法,即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依据图像块的运动类型变化对视频帧进行自适应的GOP分割。在发送端采用本文所提算法对视频进行自适应GOP分组,和现有的固定GOP分组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视频的重构质量及其稳定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结合待重构CS帧的边信息帧的TV重构算法。TV重构算法对初值的选择要求较高,因此该算法将CS帧的边信息帧作为TV重构算法的初值,并提出了计算重构帧和边信息帧之间相似性的参数,依据重构帧和边信息帧之间的相似性、前后重构帧之间的相似性作为算法的停止迭代准则,从而优化TV重构算法。实验表明,和原始TV算法、TVAL3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视频的重构质量,减少了重构时间。和GPSR算法相比,减少了重构时间,提高了重构质量及其稳定性。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采用多副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是相对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出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已将其作为
MPEG-2 标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如多媒体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但是如何利用当前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信号已经成为了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量需求,而压缩感知理论因其采样速率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且采样方法简单,因而备受关注,一经提出
格林巴利综合征者护理的重点是呼吸的护理。在护理中应掌握呼吸机是用指征,加强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关键。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类所特有的个体特征来证实个人身份。人脸识别技术是人类用于互相识别的一种自然而直接的生物测定学方法,它直接、友好、方便,易于被用户接受
  本文分析了三大类算法各自的实现机制和性能优劣后,提出了基于简化的相似波形叠加技术的自适应缓冲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大、小双预测窗技术用已经接收的语音包延时样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