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湾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包含物种的丰富性和生态景观的独特性,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多种多样的服务,一般将此称为海湾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正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湾也成为了溢油事故的高发区,伴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以及国际石油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为海上溢油事故的发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另一方面,海湾的半封闭水域特征,也大大增加了溢油事故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进而对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带来了重大的不利影响。而对海湾溢油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估,有助于解决溢油事故对海域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影响程度,并为快速应急反应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海湾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及应急处置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方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多种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海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识别,探讨了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害,并通过构建RBF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模型,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参数作为输入数据,对码头溢油事故发生后的溢油污染范围(油膜扫海面积)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溢油事故对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盘锦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影响溢油扩散的7个影响参数作为输入单元所构建的RBF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能够快速地预测溢油发生后的油膜扩散范围,经对海湾生态系统损害的货币化评估,能够掌握溢油事故在不同情景下对海湾生态损害的程度,能够为海湾溢油事故的应急提供较好的支撑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