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结合国内外土壤导气率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土壤导气率影响因素研究;对土壤导气率进行全天跟踪观测,分析导气率日变化特征;典型土壤导气率和导水率的关系,并对土壤孔隙弯曲连通参数进行分析,推荐适合试验地的参数值;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导气率总体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减少。且同一含水量情况下,土壤导气率随容重的增大而减小。容重相当的情况下,横向取土的土样导气率数值总体高于纵向取土的土样。容重相当的情况下,根系含量高的土样导气率数值总体高于根系含量低的土样。2.不同生物群落的导气率存在差异。由于农业生产需要,长期以来对土壤施以不同用途的肥料、耕作疏松,以及土壤中生存蚂蚁、蚯蚓之类的生物孔穴对土壤孔隙的连通程度存在影响,导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导气率存在差异。结皮对土壤导气率存在显著影响。3.研究原状土和扰动土导气和导水特征,结果表明无论导水率还是导气率原状土都比扰动土大,主要由于土壤结构破坏,改变了土壤孔隙状况,特别影响了大孔隙存在,进一步证实土壤结构及孔隙特征对水和气的传输有巨大的影响。通过分析相对导水率和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发现,扰动土和原状土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曲线不重合。这就说明扰动土和原状土的孔隙连接性和弯曲程度不尽相同,为进一步分析原状土和扰动土导水和导气特征提供参考。4.长武野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地、果树地地表导气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玉米地土质疏松,表层导气率较果树地表层导气率大;果树地地表坚硬,其表层导气率比地下5cm导气率小。研究结果显示玉米地和果树地表层导气率与气温存在显著线形关系。地面以下5cm处土壤导气率与气温关系不密切,而与地温关系密切。5.神木野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试验地,表层导气率与温度之间没有密切关系,但是其表层导气率变化趋势相似,可建立基于荒草地表层导气率的预测式;各土地利用类型试验地的表层导气率与其饱和导水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亦可通过饱和导水率预测神木地区土壤表层导气率。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面位置对土壤导气率也有影响。6.Moldrup 1998年推荐的η值为2,不适用于陕北风蚀交错区土壤。根据实测资料,本论文获得的η值为3.80—3.95。对于气液两相,扰动土与原状土的弯曲连通参数值均不同。原状土与扰动土的导气率、导水率在不同饱和度下的曲线线条均不重合,说明即使在相同饱和度情况下,气相和液相的孔隙弯曲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气相和液相应选用不同的l值,而对于扰动土和原状土也应延貌煌膌。7.k_α与k_s的对数关系式式应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分别拟合适用于当地土壤的方程,土壤质地对拟合方程系数β影响较大。本文试验结果拟合的k_α与k_s的对数关系式相对误差很小,可以应用于长武土壤导气与导水率的预测,但应考虑进行测量的季节及温差的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系数α与其其他研究结果接近;系数β与各研究成果对比差异大。基于k_α与k_s的对数函数关系,本论文分析了杨凌、长武、神木三地的k_α与k_s的对数关系,并给出了相应参数。同时结果显示土壤质地对函数关系参数有较大影响,故应用此种函数关系时,必须考虑土壤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