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中叶,生态危机迸发并逐渐演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的现实表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导向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现有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模式不可能破除“资本霸权逻辑”,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抓住了关系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它是人类对当今生态环境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内涵丰富,任重而道远。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努力的方向。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之而来的生态恶化问题也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的任务确定下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同时也进一步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的布局,为主动有效的解决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突出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起点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致梳理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的脉络,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解释、定位。并将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基本的国情相联系,分析、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目标与路径的双重拷问下,尝试从我国的基本的国情出发,对具体的路径这一现实的命题进行回答。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大体上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剖析。其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我国传统生态思想中的先进思想理念。它的现实意义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第三章总结并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原因的分析。第四章则是从现实路径的角度,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药熨疗法与饮食管理的应用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94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术后进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如现实的人是人的发展
生态危机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全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不断向人们所生活的家园步步紧逼,城市里沙尘暴的出现、气候干旱导致水资源缺乏、生态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
在三农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农民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也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程,在2003年之前,农民全是自己拿钱看病,即使是生了大病也仍然是自己的事情,对于农民微弱的收入来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鲁迅的帮助与扶植之下,中国现代文坛上诞生了最早的乡土作家群,包括许钦文、潘训、蹇先艾、许杰、台静农、王鲁彦、彭家煌、黎锦明等人。这些走出家
研究在前人关于疏离感研究的基础上,对杨东等人所编制的疏离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拟合度很好,解释效度较高。以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
"荒诞"是加缪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本文通过对加缪剧作《误会》的荒诞性及剧中人物精神选择的解读,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加缪的"荒诞"思想及在面对"荒诞"时加缪所提倡的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切点。方法依据2009年闵行区某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利用ROC曲线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切点。
问卷调查表明,法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程度较高,对就业前景保持乐观态度;理想的工作单位为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大多不是跨专业报考。为进一步增强法学类硕士研究生的
露丝·普罗尔·贾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1927~),是当代西方描写印度生活最具成就的小说家之一,其创作以冷静、平和,极具洞察力,幽默兼有讽刺的风格享誉欧美。贾布瓦拉的小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