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年多以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已成为我国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工作重点,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将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建设“一带一路”遵循“规划先行,金融先导”的原则。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能源资源、跨境通道、基础设施等。随后我国便牵头成立了亚投行及丝路基金等作为先期启动资金,联合跨境金融机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区域的许多国家蕴含着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掌握着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命脉。蒙古国、中亚三国、伊朗、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家在世界能源供应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能源贸易合作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点。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速,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日趋严峻,面临极高地能源安全风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受能源问题影响严重,经济安全受到威胁,面临发展瓶颈。通过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迫在眉睫。要素禀赋理论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和参与“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阐述了要素禀赋和国家贸易的关系,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家贸易的产生。我国具有技术资金的比较优势,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能源相对丰裕,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那么贸易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双方资源互补,同时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不但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也为深化亚欧国家合作勾勒了宏伟蓝图,更为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崭新机遇。促进能源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分布以及贸易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一次能源严重供不应求的现状,通过要素禀赋理论阐述开展能源贸易合作的重要性。开展能源贸易合作不但可以填补我国消费缺口,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还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以及要素的最佳配置,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侧重贸易而对能源领域的投资不足、追求广范围的合作却忽视了合作深度,此外,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内忧外患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能源合作就需金融的支持。那么金融对“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的促进如何落到实处,就要依托现存的与未来的金融渠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及其能源产业合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