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出发,力图关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在特定社区中的实践情况.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及周城九年制学校为立足点,以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社会学视野中文化对课程的影响等为研究的理论背景,运用了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基础教育课程在周城村社区环境中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澄清该社区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并思考一种符合白族地区农村需要和吸收社区资源的课程.该文的田野研究显示出周城村的学校课程从历史上到现在都与主流文化几乎一致,民族性和农村性的特征并没有得到体现."升学跳农门"是周城人长期持有的一种教育价值观,然而大中专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周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非农就业趋势,使得升学教育的期望值在降低.该文尝试着澄清周城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其课程目标,并就改革课程内容、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以利用课程资源、重建课程评价制度、适应白族农村地区的教师教育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