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让—吕克.戈达尔的剪辑观念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影书写是一种运用活动影相和声音的写作。声影书写因对影相和声音的本体研究和探索,而区别于为讲故事的、诉诸感官刺激的、受制于既有艺术形式(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积习的商业影戏。声影书写是写作的新方式,是感觉的新方式,声影书写的思维因而区别于文字文化的思维。法语作者让一吕克.戈达尔的声影创作从耶历一九六零年代起通过解体商业影戏的假,释放出声影书写的真;通过对声影本体在美学、政治经济学诸层面的分析,构成了声音书写的良好范例。本文尝试在声影书写体系中观察戈达尔的剪辑观念。此观念广义上即包括戈达尔在创作全过程中对真质的、自然的、创造性的影相和声音的追求;在狭义上即表现为解体商业故事影戏传统中的流畅剪辑模式和促成声影组合在情感、意义上的转化。在第一章,为了探讨的方便,并基于中华文字的形声属性与声影书写特性的关系,提出对影戏内部既有的关键文字概念进行厘清,弃用旧词、启用新词。例如用“影相”替代“影像”、放大“影戏”概念,替代“电影”一词、用“声影书写”替代“电影书写”。第二章,首先讨论戈达尔声影书写的投放场所:银幕、屏幕。从银幕到屏幕;从使用胶片创作到胶片、录相、数码介质的混合创作,戈达尔的幕的演变勾勒出声影书写在功能和美学上从影戏内部的独立。然后,在广义的剪辑观念中探讨戈达尔之剪辑材料(真质的、自然的、创造性的影相和声音)及获得材料的方法和观念。这些方法和观念主要包括:为了获得真质的影相——在实景中取景,将符合生活原貌、声影本质的人与物、人与环境统合;探索新的取景方式和理念,弃用米国式商业影戏基于明星制、故事性的取景陈规;借用商业影戏的类型,进而瓦解类型,展现声影书写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改变对人的呈现方式,弃用戏剧式的演员表演,呈现出生存者的独具之谜;改变在影相中呈现文字的方式,重新调配文字文化和声影思维的关系。为了获得自然的影相——强调对自然光效的运用、对色彩的制衡,以使影相光色呈现与通常人眼中自然世界混溶的色彩总谱相契合。为了获得创造性的影相——反对商业故事影戏中惯用的戏剧式写实主义和纪录片中惯用的纪录式写实主义。为了获得有真质的声音——探索表现人声言语的方法,展现人声言语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并开创出新的言语表现形式(如“遥远的耳语”);为了获得自然的声音——着力混合人声和环境声的关系,用对噪声的强调瓦解商业影戏的戏剧式言语配音陈规、用对录音技术属性的强调瓦解纪录片的同期声陈规;为了获得创造性的声音——使用新的言语表现方式;强调利用声音对景框外空间的营造;引用片段化的、评论式的音乐素材与影相配合。第三章,在狭义的剪辑观念中探讨戈达尔的声影组合。早期阶段的戈达尔利用跳切和无序剪辑观念解体了商业影戏中的流畅剪辑模式。一九七零年代以后则强调利用声影组合促成情感和意义上的转化。戈达尔的结构性剪辑主要受到来自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和维尔托夫的影响,在他的剪辑观念中对时间的思考和调控是一贯的核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家用空调,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本文简单概述空调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处
前斜角肌压迫锁骨下动脉引起头昏一例谭启富患者,女,18岁。因头昏、左上肢麻木6个月于1977年2月入院。检查:血压16/9.3kPa,两侧脉搏力等,左手色紫,皮温略低。Addson氏试验阳性,即令病人坐位,深吸气井抬起下颏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的CT表现 ,并探讨其病因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0例经临床证实的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的CT表现。结果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33例 ,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要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党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使之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党的十八大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实现
<正>一、现状与问题随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战略的实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在缩小,但区域间差距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欠发达地区的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介绍了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形式,并通过分析彼特.沃克的作品,说明了极简主义园林中点、线、面的运用,以此丰富了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理论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我们分析了9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起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男3例,女6例)
督促检查简称督查,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是推动中央和各级党委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