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硫醇类添加剂对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虽然容易制作,材料价格也相对低廉,但相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来说,器件效率仍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添加剂作为一种提高器件性能的手段,广泛应用在基于富勒烯材料的太阳能电池中,简单又高效是其最大的优点。而在非富勒烯体系中,溶剂添加剂对分子堆积的作用与富勒烯体系可能存在差异,但目前关于添加剂在非富勒烯体系中的作用机制还不够清晰与完善。因此本论文选用了三种不同链长的烷基硫醇类添加剂1,3-丙二硫醇(PDT)、1,4-丁二硫醇(BDT)、1,8-辛二硫醇(ODT),应用在以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中,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活性层薄膜的形貌、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等方面的测试与表征,深入探究其在非富勒烯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可归纳为:(1)制备以PBDB-T:ITIC体系为基础的反型体异质结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并对活性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首先改变活性层的旋涂转速以确认最适宜的薄膜厚度。然后通过不同退火温度以及退火时间的一系列实验,成功将器件效率提升至8.13%。在活性层中加入经典的溶剂添加剂1,8-二碘辛烷(DIO)进行了添加比例的优化,最终在加入0.5%DIO的条件下,将器件的PCE提升至8.58%。(2)将三种烷基硫醇类添加剂PDT、BDT、ODT加入到PBDB-T:ITIC共混溶液中,制备反型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中PDT作为添加剂是首次应用在聚合物/非富勒烯体系中。实验发现PDT、BDT和ODT分别在1%、0.5%、0.5%的比例下将器件效率提升至9.04%、9.33%和9.44%,相比于不含添加剂的基础器件,分别提高了 13.7%、14.8%和16.1%。通过对活性层形貌的分析发现三种添加剂可以提高活性层材料的结晶度,改善相分离,使晶粒的大小与分布变得更加均匀,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受体ITIC结晶组分的相干长度,意味着ITIC晶相的有序度的提升,而对聚合物给体PBDB-T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样的变化将更有利于电子的传输以及更好地平衡空穴与电子的传输。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水文过程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万泉河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海洋湿润气候区,热带森林资源丰富,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同时,该区域自然灾害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en origin,FUO)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很多情况下难以辨别发热的病因,国内外有许多文献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进行了统计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行为能力、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的影响,以便阐明针康法调控细胞凋亡而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60只7日龄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各组又分为12h和24h两个亚组(n=6)。应用Rice法创建HIBD动物模型,造模后进行Zea一longa评分,选择其中评分
随着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传统人工巡检方式难以满足输电线路及电力杆塔的日常维护和检修需求,采用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方式可提高巡检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背景。精准的定位技术是无人机实现各巡检功能的基础,本文围绕无人机对输电线路及电力杆塔巡检过程中的定位问题开展研究,着重研究了基于环境评价的激光扫描匹配与惯性测量单元(IMU)融合的定位技术。探讨了输电线参数化重构方法、输电线割线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装机总量已稳居世界首位。然而,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却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稳定问题。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动态负荷,感应电动机也是影响系
再生轻骨料混凝土是利用陶粒与碎砖为主的建筑垃圾作为粗骨料,拌合成的一种新型特种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但可以减小现代优质骨料缺少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减少城乡区域建筑垃圾
核电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和页岩气引领全球天然气供给的强劲增长,核电的发展受到了挑战。核电机组普遍存在循环热效率低及调峰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矮缩病毒科(Nanaviridae)香蕉束顶病毒属(Babuvirus)成员,其基因组由6个大小约1kb的环状ssDNA组成,有的株系含有1-3个不同数量
风轮大型化是当前风电机组发展趋势,叶片向细长型化和柔性化发展,会导致叶片在气动载荷作用下发生较大变形,进而引起叶片气动特性变化,形成叶片气动力与叶片变形相互耦合的气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是否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独立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心内一科行PCI的患者共310例。入院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在PCI前收集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常规、心脏超声等。PCI前4小时给患者静脉输注等渗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