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但目前传统影像技术只能分辨直径大于200微米的血管。目前多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量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但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应出肿瘤整体微血管生长状态。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对生物软组织如血管、肿瘤等的成像具有巨大的优势,空间分辨率可达1微米。目的:对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肿瘤微血管进行观察研究,评价PEA3基因及抗血管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寸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及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在小鼠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左心室注射纳米硫酸钡做为造影剂进行成像,初步尝试了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观察乳腺癌小鼠模型的肿瘤血管密度及形态结构;同时利用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区分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肺转移灶。结果:利用第三代同步辐射显微CT (SR micro-CT)能够观察到直径约为20-30微米的肿瘤新生血管。与对照组相比,Avastin治疗组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血管的生成(P<0.05),主要是可以抑制直径<50μm小血管的生成(P<0.05),对于直径>100u m血管抑制作用较小;另外同步辐射技术从三维结构(Three-dimensional3D)上展示了小鼠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肺转移灶的微血管结构,在形态学上进一步证实了PEA3基因可以使小鼠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肺转移特性明显升高。而且与对照组相比,PEA3过表达可使肺转移灶血管生成增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步辐射光源观察乳腺癌小鼠模型肿瘤微血管的实验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步辐射血管成像技术在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为肿瘤的抗血管治疗及基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提供了直观的信息。因此,同步辐射技术将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评价抗肿瘤治疗疗效的一种有前景的成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