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citriol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PD患者及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及PARP1的水平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和PARP1的表达的差异;MPP+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受体和PARP1的表达,parthanatos死亡的激活情况。方法:收集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通过ELISA检测分析各组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PARP1及cleaved-PARP1的表达。使用MPP+处理SH-SY5Y细胞,CCK-8法验证MPP+的毒性,随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VDR、PAR、PARP1和AIF的表达水平。在MPP+处理前,使用不同浓度Z-VAD-FMK和Nec-1预处理SH-SY5Y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验证MPP+诱导的细胞死亡类型。结果:ELISA结果显示PD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患者PARP1及cleaved-PARP1(89k D,40k D,25k D)表达增多。在SH-SY5Y细胞中随着MPP+处理浓度逐渐升高,SH-SY5Y的细胞活性逐渐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MPP+处理浓度逐渐升高,VDR表达逐渐减少,同时PARP1、PAR逐渐激活,AIF在细胞核定位增多,以100μM的MPP+处理最为明显。Z-VAD-FMK和Nec-1的预处理不能改变由MPP+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降低、PARP1激活,MPP+细胞模型中VDR表达减少,PARP1信号途径激活,发生parthanatos死亡。第二部分Calcitriol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parthanatos死亡目的:观察calcitriol在减轻MPP+诱导SH-SY5Y细胞parthanatos死亡中的作用。方法:CCK-8法确定calcitriol干预MPP+细胞模型的浓度,将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组、Calcitriol组、MPP+组和Calcitriol+MPP+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内ROS和Ca2+水平,使用试剂盒检测各组NAD+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R、PARP1、p-H2A.X、AIF、VDR的表达,通过TUNEL染色检测、PAR和AIF的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验证Western blot的结果。结果:25、50、75n M的calcitriol预处理能够部分恢复由MPP+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其中以50n M的calcitriol作用最为明显,此浓度也被选作calcitriol的细胞干预浓度。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PP+组细胞内ROS和Ca2+的水平明显升高,calcitriol预处理降低了细胞内ROS和Ca2+的水平。MPP+组NAD+的水平明显下降,反映了NAD+的过度消耗,calcitriol预处理减轻了NAD+的消耗。Western blot显示MPP+组PAR、PARP1、p-H2A.X表达增加,与MPP+组比较,这些指标在Calcitriol+MPP+组表达减少,calcitriol能够上调VDR的表达。TUNEL染色显示MPP+组断裂DNA增多,Calcitriol+MPP+组与MPP+组相比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免疫荧光染色验证了Western blot中PAR、AIF表达的结果,显示AIF在MPP+处理后在细胞核定位增加,Calcitriol+MPP+组的AIF在细胞核定位明显减少。结论:Calcitriol预处理能够改善由MPP+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降低细胞内ROS和Ca2+的水平,减轻parthanatos死亡。第三部分Calcitriol减轻MPTP亚急性PD小鼠模型中的parthanatos死亡目的:观察calcitriol在减轻MPTP亚急性PD小鼠模型中parthanatos死亡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数量10只,MPTP组按30mg/kg腹腔注射MPTP 7天;Calcitriol+MPTP组在MPTP给药前7天开始腹腔注射calcitriol(2.5μg/kg)并持续21天,中间7天重叠给药;Calcitriol组腹腔注射calcitriol 21天,Control组注射空白溶剂对照21天。药物干预完成后,进行行为学测试(转棒实验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功能。提取小鼠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H的表达情况,对小鼠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脑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其TH表达情况。提取小鼠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PAR、PARP1、cleaved-PARP1、p-H2A.X、VDR的表达,使用小鼠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脑片进行TUNEL染色,使用小鼠黑质部位的脑片进行cleaved-PARP1免疫组化染色,VDR、PAR和AIF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MPTP组小鼠转棒实验的潜伏时间明显缩短,爬杆时间明显延长,calcitriol改善了MPTP引起的运动障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TP组小鼠黑质和纹状体TH表达明显降低,Calcitriol+MPTP组TH表达较MPTP组明显升高,黑质和纹状体的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TH染色也有相同的结果。MPTP组小鼠黑质和纹状体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TP组与Calcitriol+MPTP组及Control组相比VD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AR、PARP1、cleaved-PARP1和p-H2A.X表达明显增高。MPTP组与Calcitriol+MPTP组及Control组相比小鼠黑质和纹状体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MPTP组与Calcitriol+MPTP组及Control组相比小鼠黑质cleaved-PARP1免疫组化染色和PAR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AIF染色显示MPTP组小鼠存在明显的细胞核定位增加,calcitriol减少了AIF的细胞核积累。结论:Calcitriol改善了由MPTP引起的运动障碍,减轻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以及parthanatos死亡。第四部分Calcitriol对PARP1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calcitriol对PARP1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质粒直接上调SH-SY5Y细胞中VDR的表达,验证calcitriol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VDR实现。在基因水平上调和下调VDR,观察PARP1表达的变化。转染si RNA-VDR敲低VDR的表达,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 RNA,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DR、PAR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转染VDR质粒过表达VDR,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VDR、PAR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VDR与PARP1是否有直接结合,使用小鼠黑质部位切片进行VDR和PARP1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DR与PARP1是否存在共定位。结果:基因水平直接上调VDR可以减轻由MPP+导致的PARP1激活,与使用calcitriol预处理MPP+细胞模型一致,显示calcitriol的作用通过VDR实现。VDR m RNA水平明显降低验证了si RNA-VDR的敲低效率,同时敲低VDR使PARP1 m RNA的表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出一致的结果。过表达VDR质粒下调了PARP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VDR过表达质粒组较对照组VDR明显增高,PARP1的表达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VDR与PARP1有着直接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显示VDR与PARP1存在共定位。结论:Calcitriol的保护作用通过VDR直接与PARP1结合并调节PARP1的表达实现。
其他文献
2,3-萘二甲酰亚胺、芳基二氢萘和琥珀酰亚胺骨架,是三种非常重要的骨架类型。2,3-萘二甲酰亚胺可用作荧光标记材料和环境敏感型的荧光探针,用于药物及药理活性分子在体内的成像分析等;芳基二氢萘和琥珀酰亚胺骨架可见于一些有药理活性的分子和天然产物或者药物结构中。因此,这三类骨架的构建对于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已有的合成这几类化合物的方法面临着路线繁琐、产率低和官能团的兼容性差等
随着电子元器件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有效热管理成为保证电子元器件高性能、工作稳定性和服役寿命的关键。研究、开发高性能热界面材料(TIMs)来降低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填料与高分子基体间相容性差、易聚集,难以形成完善的导热网络,限制了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无法满足电子器件日益严苛的散热需求。纤维素纳米晶(CNC)价廉易得,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力学
目的: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最佳的防控策略是早期筛查和疫苗接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筛查和疫苗接种没有全面普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很高。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和同步放化疗为主,由于放疗会损伤盆腔器官,诸如损伤卵巢功能导致出现更年期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所以化疗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辅助治疗中。临床上对宫颈癌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通过肿瘤标记物,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
目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可逆的神经元丢失有关,最终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CNS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缺失,从而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缺失。到目前为止,临床上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第一部分:胰腺癌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研究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治疗难度大的消化道肿瘤,在对其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改善预后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部分研究主要探讨在胰腺癌中对异常表达的lncRNA的筛选,尤其是筛选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胰腺癌中的异常表达lncRNA,并
现代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对自动化焊接的焊缝质量提出了高要求。而焊缝的准确识别是焊缝质量的重要保障,焊缝识别技术是自动化焊接得以实现的核心,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设计搭建了焊缝识别测量系统,赋予焊接机器人视觉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焊缝所在位置,完成焊缝识别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测量系统的标定、线结构光条纹的中心线提取、焊缝图像的特征点提取等
忆阻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尺寸小、切换快和耗电量低,被认为是模拟神经突触,实现类脑计算的理想元器件。忆阻器的出现为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与存储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利用忆阻器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称为忆阻神经网络,其已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步作为神经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保密通信、模式识别、联想记忆和信息科学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接制造技术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使用工业焊缝机器人来提高焊接生产的效率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使用机器视觉来引导工业机器人焊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关注度。用于焊缝定位的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和快速检测等优点。根据实际研究发现,目前基于视觉的焊缝检测系统存在实时性低、普适性不足等缺点,特别是由于焊接材料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反射效应,使得焊缝特征不明显,使得工业焊接
生物矿化与自组装形成的分级结构具有复杂的美学、令人着迷。自然界的美促使科学工作者试图找出其中的形成规律和机理,为人工自由设计和制备多用途的分级结构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当前的自组装研究主要通过定性或经验性调整实验工艺参数来控制自组装材料的生长方式和结构,缺乏定量的理论框架和对分级结构的精确表征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备分级结构中,分析多因素协同作用、调制材料多功能性和合
第一部分靶向敲除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内耳感觉上皮细胞损伤模式的观察目的:构建多种特异性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索上述模型小鼠听功能变化和毛细胞损伤模式。方法:运用Cx26flox/flox小鼠分别与Lgr5-Cre ER、Fgfr3-Cre ER小鼠杂交获得Cx26flox/flox;Lgr5-Cre ER、Cx26flox/flox;Fgfr3-Cre ER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