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果树食心虫发生为害和梨小食心虫耐寒性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单植桃园与混植桃园食心虫类发生及为害调查在肥城单植桃园,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在2009年分别发生2代、3代和5代,在2010年每年发生2代、3代和4代;幼龄桃园与老龄桃园折稍率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泰安混植桃园,两年的3种食心虫发生代数一致,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每年分别发生2代、3代和5代,6月和7月份折稍率显著高于5月份。单植桃园与混植桃园中都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其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大,对肥桃为害最为严重,严重影响肥桃产量和品质及林果产业的发展。2梨小食心虫幼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研究了梨小食心虫自然种群茧内幼虫不同季节的过冷却点、低温存活率、体内水分、总脂肪、蛋白质及糖含量的变化动态,探讨了其抗寒机理。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幼虫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前幼虫的耐寒性显著强于夏季幼虫。幼虫SCP、体内含水量、糖原和蛋白质含量随温度下降而降低,升高而升高。梨小食心虫幼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和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在1月份最低,分别为–25.66℃和–19.92℃;7月份最高,为–15.91℃和–11.97℃。幼虫体内含水量、总蛋白、糖原含量分别由最高的70.62%、158μg/mg、26.29μg/mg(2009-07),降至最低的55.20%、62μg/mg、9.32μg/mg(2010-01),越冬后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幼虫体内的总脂肪含量由(2009-07)9.34%升至越冬初期的33.35%,逐渐降至越冬后期的16.48%。过冷缺点与物质含量呈现相关性。3梨小食心虫幼虫快速冷驯化反应室内条件下,将梨小食心幼虫放置在5℃(LT1处理组)和0℃(LT2处理组)下低温处理2 h后,分别测定了其过冷却点、结冰点、体内水分和脂质、糖、蛋白质含量,发现随虫龄增加过冷却点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含水率随着虫龄增加而增大,也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当昆虫受到低温驯化后,脂肪含量增高以增加自身抗寒性;糖与蛋白质含量下降,可能是转化为其它的抗寒性物质以增加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冷驯化有助于梨小幼虫抗寒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分析利他契约的效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合同法》第64条之规定,认为该条规定的是代为受领制度,而不是利他契约制度.
榕树——传粉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的两个参与者通过传粉榕小蜂的传粉而联系起来。榕小蜂传粉的方式有主动传粉和被动传粉,主动传粉由被动传粉进化而来,主动传粉的行为对于传粉
河北省安国地区白术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但是由于连年的种植,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发病率轻的在15%~30%,严重地块达到70%~80%,甚至绝收,给白术生产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白术安
面对集约化农业的局限性,农业生态学旨在思考如何设计一种在经济上可行和社会相关的可持续农业。农业生态学强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加强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为了加强对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是常见策略之一。而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害虫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即自下而上的效应),另一方面间作的开花植物可以增强对天敌调控而对害虫种群产生影响(即自上而下的效应)。本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