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在中国普遍存在。原始的拆解方式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土壤环境中,其中十溴联苯醚(BDE209)和铅(Pb)是典型的污染物。然而,有关BDE209和Pb复合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鲜有报道。本论文采用浙江台州风景区和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土壤,通过室内培养模拟研究了BDE209和Pb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及毒理学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BDE209和Pb胁迫降低了两种土壤中微生物量碳(Cmic),但刺激了土壤基础呼吸强度(SBR)和代谢熵(qC02)。对照区土壤中,Cmic随暴露时间延长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而SBR和qC02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保持稳定;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土壤中,Cmic、SBR和qC02在培养过程中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的演变规律。(2)无论单一暴露,或与外源/内源Pb共存时,BDE209在两种土壤中的降解均十分缓慢;与0d相比,经60 d培养后所有处理组BDE209浓度变化均不显著(p>0.05)。对照区土壤中,可交换态Pb (EXCH-Pb)随暴露时间延长逐渐向其它形态转化,培养结束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OX)和碳酸盐结合态(CAR)是主要的形态类型,土壤Pb移动因子(Pb-MF)逐渐减小;与单一Pb处理相比,BDE209添加几乎没有影响土壤Pb形态分布和移动性的演变。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土壤中,EXCH-Pb和CAR-Pb逐渐向其它形态转化,FeMnOX-Pb始终是其中比例最大的Pb形态,Pb-MF逐渐降低;相比于单一Pb暴露,100 mgkg-1BDE209添加促进了土壤内源Pb形态的转化和移动性的降低。(3)经过60 d培养,BDE209和Pb均能明显改变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其中复合胁迫明显抑制了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Acidobacteria)是主要的细菌门类。与对照组相比,Massilia和Bacillus属细菌含量在污染土壤中均有明显提高,它们可能是BDE209和Pb复合污染土壤中的耐受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