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之后,基层协商民主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以基层协商为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多。基层协商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在协商、为民协商的原则要求,基层社会的多元治理主体遵循公共理性与公共利益,对民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充分进行协商与沟通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善治的民主治理形式。几十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功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并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了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如村民自治、居民自治、行业集体等实践形式,丰富了协商民主形式,更加促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协商民主流于形式,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协商民主制度不规范,协商形式还有待创新,深析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群众和基层干部缺乏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认知,部分民众的协商能力不足,多元评价的技术困难,协商监督的缺乏,从而造成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难以被广大民众所认可,难以发挥它的特效,不利于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我国基层社会的稳定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整合,提升基层民主决策的质量。因此,如何解决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加快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培育基层民主文化、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协商民主素质和能力来普及协商民主观念。其次,借助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平台,打造“互联网+协商”模式,探索出基层协商民主的新形式。再次,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协商民主实践,加强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设计。最后,通过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权利监督和制约机制、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监督体系。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要过程,只有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才能促进基层民主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其他文献
贪污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职务犯罪,但是关于贪污罪主体的界定范围一直在法学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法律适用的实践当中也模糊不清。基于任何的犯罪都是主体参与下的
作为国际商业活动重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日益增长的同时,开始频繁地在华进行商业贿赂。与中国企业相比,由于跨国公司实力雄厚、行贿技巧和手段更高明,跨国商业
本文除导言外,分为四部分,全文共约39000字,其中脚注约3500字。第一部分:罪刑法定之再认识。本节主要讨论了罪刑法定的价值理念和罪刑法定对立法的要求两个问题。认为对于罪刑法
官箴书,作为古代的官员读物,记录了大量的从政经验和为官道德,成为法律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由于明朝在整个专制时代中有着突出的代表意义,作者选择这一典型的王朝作为特定
绿色壁垒是近年来在全球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我们该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呢?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以行政指导为主应
本文对环境法律政策整合在我国环境法中的理论价值进行了分析。环境法的理论指导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法的灵魂,陈旧的、不科学的环境法理论将会限制环境法的发展,成为环境
该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WTO框架下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首先,该文从介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和中国的司法审查概念入手提出了作者认为的司法审查的概念.并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当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发展经济、架构联系、便利生活的重要支撑,社会领域的层层面面都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人际间的交流、财产之间的流转开始由最初的“实体社
在战后日本对外战略发展史上,1970年代是承前启后的10年.美元危机、石油冲击的发生促使日本关注"经济安全保障"问题,197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的军事扩张促使日本更加关注"军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