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形态发生观测与结构解剖和生理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杜鹃兰假鳞茎的形态发生过程以及在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新老假鳞茎的结构和生理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杜鹃兰假鳞茎的形态发生过程从形态变化上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即叶芽休眠期、叶芽萌动期、叶芽与根状茎伸长生长期、假鳞茎初始形成期、假鳞茎膨大期和假鳞茎充分发育期;从显微结构变化上可以分为七个时期,即叶芽休眠期、叶芽萌动期、叶芽与根状茎伸长生长期、根分化期、假鳞茎初始形成期、假鳞茎膨大期和假鳞茎充分发育期。(2)杜鹃兰新老假鳞茎在结构组成上没有差异,均由表皮、皮层、基本组织和维管束四部分组成,外韧型有限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环纹导管呈V字型排列,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生假鳞茎的细胞密度大于早期假鳞茎,同时细胞大小也小于早期假鳞茎,内含物比早期假鳞茎多。(3)杜鹃兰新老假鳞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在新生假鳞茎形态发生过程中呈规律性变化。在新生假鳞茎叶芽萌发前,新老假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至最低,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假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值分别为9.15 mg.g-1、12.79mg.g-1、7.99 mg.g-1;除三年生假鳞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缓慢上升外,一年生和二年生假鳞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急剧上升,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假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峰值分别为8.60 mg.g-1、7.38 mg.g-1、3.72 mg.g-1;新老假鳞茎中,一年生假鳞茎IAA含量降到最低,CTK含量大于二年生和三年生假鳞茎,ABA含量下降最快,GA3含量急剧上升,IAA/CTK和IAA/ABA的比值降到最低。综上所述,新生假鳞茎的出芽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变化的综合调控。(4)经显著性差异分析,在新生假鳞茎发育的各时期,新老假鳞茎中可溶性糖和内源激素(I AA、CTK、GA3和ABA)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新生假鳞茎发育的叶芽休眠期、叶芽萌动期、假鳞茎膨大期和假鳞茎充分发育期,一年生和三年生假鳞茎间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在休眠期内和假鳞茎充分发育期,呈现出了极显著差异,而二年生假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一年生和三年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同一年龄的假鳞茎,在新生假鳞茎不同的发育时期,以上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