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wqc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近半个世纪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需要明确,本文所谈到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真正产生于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左右,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课题。所以,本论文也可以理解为: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视角来分析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之所以把研究对象放在城市,是因为这里呈现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特别是北京、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极具民国烙印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文化。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从诸多现象中找出规律及线索,跨越的领域从宏观的城市公共环境(包括行政区公共环境及商业区公共环境)到微观的居住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及私有环境)。整体研究将依循历史发展进程,剖析社会文化内涵,解读人文思想演变,关注城市环境变迁。在中国近代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逐步渗透,一直在思考如何取舍,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发展,就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历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城市环境发展经历着从"中体西用"到"中西融合"的博弈过程,他体现着外力及内力共同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加清晰把握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复杂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展现当时"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东、西方博弈,论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角度,重点围绕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参与办法来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群体,包括以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为代表的"立法者"及"决策者",以设计师群体为代表的"设计者",更有以社会生产群体和广大群众为代表的"参与人"及"评议人"。这些不同群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经历者。由于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比较晚,但是追溯设计文脈还需回归到以往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之中,所以在文中谈到"环境艺术设计"时特别用引号标出,以免引起歧义。
其他文献
<正>伴随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无锡阶段的活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论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目光都被无锡这座太湖之滨的美丽城市所吸引。而论坛主会场灵山梵宫,以其与众不同的气度
股骨头骨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治疗难点在于如何防止股骨头塌陷。但迄今为止,ONFH塌陷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准确地评估股骨头塌陷风险,及时在早期采取干
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磷和重金属的影响及土壤氮磷与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总氮
<正>对事物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往往不是一件靠谱的事,尤其是事物本身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不十分全面、深入,因此出现了大量所谓专
以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虾青素并对虾青素提取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其交
我国自各院校调整、教学改革后,随着扩招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校园不断扩建、新建。现今校园越来越大、教学区越来越美观、外部空间越来越宽敞,然而以
以贵州草海风景区的天然河湖污泥为吸附剂,通过Cr污染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污泥材料对污染土壤pH值和Cr不同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天然河湖污泥吸附材料对受
<正> “热结膀胱”一语,出自《伤寒论·太阳篇》,概括了太阳蓄血病的病理。后世医家对“热结膀胱”的认识,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笔者研读《伤寒论》,对此有所感想,兹陈述如下
<正> 文章认为应该“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认为”‘世界文学’初步形成的大致上限,可以确定在上世纪末。”而“一种大体相同的趋势在中国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拟行剖宫产术的50例瘢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