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重要阶段。早期发展经济学中关于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战略研究以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为重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战略已经不适应。加工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一种新的方式。它首先以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出现,其后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迅速发展起来。事实上,加工贸易是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全球化分工及产业链纵向延伸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加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出发,阐述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加工贸易对促进我国工业化的贡献:第一,直接带动外资投入制造业,形成了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 第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效率提高; 第四,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文中定量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国内生产总值、总的就业率、税收增加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加工贸易出口增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总出口增量增加1.19个百分点; 带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增加0.47个百分点; 导致税收收入增量增加1.04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出口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加工贸易的就业人数增加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是一国工业化不断加深的主要标志,文章在分析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加工贸易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作用。针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经济现象,文章阐述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