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核转位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持续不可控的“细胞因子风暴”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α-inducible fαctor 1α,HIF-1α)是否参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炎症反应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探讨HIF-1 α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调控炎症因子表达机制,为阐明HIF-1 α在H1N1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为寻找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的潜在的治疗药物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外模型(A549和THP-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和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HIF-1 α表达变化;2、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HIF-1α在细胞核内外表达变化;3、采用2-Methoxyestradiol(2ME2)阻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HIF-1α核转位,检测细胞内HIF-1α总蛋白、浆蛋白和核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4、通过三气培养箱构建缺氧环境,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细胞内HIF-1α总蛋白、浆蛋白和核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结果1、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HIF-1α的mRNA和总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2、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诱导HIF-1α发生核转位;3、采用2ME2阻断HIF-1α核转位后,可降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4、缺氧提高HIF-1α核内外水平,加重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炎症反应。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不影响HIF-1α的mRNA和总蛋白水平,但能够通过诱导HIF-1α发生核转位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加重炎症反应,而炎症加重微环境缺氧,导致HIF-1α进一步上调,又促进HIF-1α核聚集,这种恶性循环的产生很可能是的“细胞因子风暴”产生重要机制之一,而HIF-1α是整个恶性循环的关键节点,很可能是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潜在重要药物靶点。
其他文献
<正>汉水自古以来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物产众多,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富饶地带之一。下面仅就元代汉水流域的
会议
猪为哺乳纲,偶蹄目,猪科,杂食类动物。可分野猪和家猪两类,一般我们称猪多指家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猪体肥,皮厚,长有稀而短的鬃毛。肢短,蹄有4趾,仅两趾有功能。性温驯,适应力强,易
围绕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学改革的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很多高职理论课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这一背景下,高职课程考核改革的滞后成为高职内涵建设的瓶颈。突破
营养是影响猪群免疫力的因素中最重要且最易调节的因素。根据营养物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采取适宜的营养调控措施,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目的分析探讨腹痛患儿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药散加减重要配方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儿的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腹痛患儿200例作为研究
本文试从重庆电视台《重庆发现》栏目叙事方式的选择和创新、悬疑的构架等方面,分析当今新闻故事类栏目的叙述方式和特征,探讨故事化趋势下《重庆发现》栏目的发展定位与思考
2019年1月30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2018年度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向高质量转变,推进网络
探讨了结合剂在金刚石节块锯切花岗石过程中所起的固位作用及固位机理。指出在设计结合剂时应努力提高结合剂的固位能力,保证金刚石实现最佳工作状态。从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
本文基于美国英语写作教材和西方修辞学文献,分析早期语篇体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占主导的语篇模式、20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主题语篇策略的各自起源与发展及其存
目的:探讨生精2号治疗弱精子不育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59例弱精子不育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生精2号配方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