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费约果发育和贮藏过程抗氧化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约果果实中含有多种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掌握果实动态发育和贮藏过程抗氧化活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寻求适宜的贮藏方式对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成分以及延长果实货架期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以费约果Mammoth、Coolidge、Uniqu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及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森柏保鲜剂进行贮藏前处理,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费约果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保鲜剂处理对不同贮藏温度费约果的失水性和保鲜性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费约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随着果实的发育,总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ammoth可以作为提取总酚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As A(抗坏血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oolidge可作为提取抗坏血酸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GSH(谷胱甘肽)含量随果实发育一直上升,Coolidge可以作为提取GSH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As 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Coolidge和Unique的As A-POD活性在开始阶段均低于Mammoth;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在整个发育过程均呈先下降再上升再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变化速率较为相似,Coolidge在整个发育阶段的GR活性均明显高于Mammoth和Unique。(2)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不同品种费约果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贮藏过程中的3个品种费约果果实在相同温度下使用森柏保鲜剂处理后的总酚含量、As A含量、GSH含量、As A-POD活性、GR活性均比CK(清水)处理后的高。总酚的含量都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果实总酚含量在贮藏期间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1.5℃(冰温)>20℃(常温);As A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ammoth在贮藏期间As A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1.5℃(冰温)>20℃(常温),Coolidge和Unique在贮藏期间As A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20℃(常温)>1.5℃(冰温);GSH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果实在贮藏期间GSH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20℃(常温)>1.5℃(冰温);As A-POD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GR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结果发现,经过相同处理的果实,在1.5℃(冰温)和4℃(低温)下贮藏的酶活性均低于20℃(室温)贮藏的酶活性。(3)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不同品种费约果果实保鲜性和失水性的影响。无论是否使用保鲜剂,Mammoth和Coolidge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腐烂率和失水率测定结果均为20℃(常温)>1.5℃(冰温)>4℃(低温),Unique的腐烂率测定结果为20℃(常温)>4℃(低温)>1.5℃(冰温)。Coolidge在1.5℃(冰温)贮藏下使用保鲜剂的失水率比CK高,Unique在1.5℃(冰温)和4℃(低温)下使用保鲜剂的失水率比CK处理下的高,其余各温度下贮藏的费约果果实失水率均为CK处理高于保鲜剂处理。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已经验证成功地将植酸酶基因转入海水小球藻并检测到植酸酶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植酸酶表达稳定性分析,对转基因小球藻进行生理生化分析,考察培养条件、培养基组成对转基因
H-酸(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中排出的H-酸废水是染料工业急需治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首先针对湿式空气氧化(WAO)存在的反应温度和压力高的问题,采用氧化能力更强的过氧化氢(双氧水)作为氧化剂,使得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采用共沉淀法及浸渍法制备了系列催化剂,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以色度去除率、COD去除率、比表面积和金属离子溶出量等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氧化镁的性质、用途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胶体稳定原理的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了沉淀转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镁过程中影响最终纳米氧化镁产品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