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收集假丝酵母感染患者标本及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建立了微卫星PCR、实时荧光定量PCR、PCR-纳米金标记-微孔板杂交三种方法,用于临床常见假丝酵母及曲霉的检测。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61.2%);以痰标本的真菌分离率最高(82.8%);分离出的病原菌中白假丝酵母所占比例最高(72.2%);感染人数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83.7%)。白假丝酵母仅对伊曲康唑表现为耐药,耐药率为1.4%,但药物依赖性敏感率高达34.4%。本研究利用三种微卫星单一引物,建立了检测假丝酵母的微卫星方法,对209株临床假丝酵母进行鉴定,根据特异性带型,能鉴别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稳定的多态性。本研究基于真菌COⅠ、COⅡ基因序列,首次设计丝状真菌通用引物;对测序获得的曲霉COⅠ、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曲霉COⅡ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种间变异性及较高的种内稳定性,选择COⅡ基因用于真菌的检测。本研究对所获得的23种曲霉和假丝酵母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烟曲霉和白假丝酵母的Real-time PCR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引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对靶DNA进行定量分析,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10~2copies/μl。本研究基于23种曲霉COⅡ基因序列,设计烟曲霉、黒曲霉及土曲霉的种特异性探针,通过5’端巯基修饰进行纳米金标记,建立了PCR-纳米金标记-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测烟曲霉、黒曲霉及土曲霉,对靶DN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pg/μl。利用靶DNA浓度在0.01pg/μl~1000pg/μl和吸光度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对靶D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可直接观察亦可通过检测吸光度值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为临床样本的高通量检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