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平台型数据融合测试床的构件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建立数据融合测试评估平台,是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进行系统评估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出现的平台型数据融合测试床提供了“搭积木”式的测试对象设计方法,可以在控制参数、算法模块和体系结构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的测试评估,能够全面满足数据融合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评估需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融合测试评估平台。构件技术能够对平台型测试床中测试对象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很好的支持,从而大大降低测试床的开发难度和成本,是比较适合于平台型测试床的一种软件技术。由于目前人们对平台型测试床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全面,缺乏与测试床实现需求紧密结合的构件技术,导致构件技术在测试床中的应用难度大、相关功能缺少实现基础等问题,阻碍了构件技术在平台型测试床中的应用。本文针对构件技术在平台型数据融合测试床中应用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深入分析了数据融合节点的特点、平台型测试床的功能需求以及数据融合的模块划分方式等影响构件技术应用的因素,建立了适合于平台型测试床的融合构件模型、领域框架和测试对象模型等。并以此为基础,解决了测试对象的并行调度、构件替换条件等具体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深入分析了数据融合节点和模块划分等因素对融合构件的影响。建立了数据融合节点的系统模型,分析了数据融合节点输入源的多样性对融合构件在构件重用、运行处理和交互接口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了数据融合节点输入源的多样性导致融合构件的交互接口具有组合性。结合数据融合模块划分的两种方式,比较了融合构件之间的两种交互关系。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平台型测试床的融合构件模型。此构件模型能够充分体现融合构件交互接口的组合性以及融合构件之间两种交互关系的特点。比较了数据融合测试床的理论测试范围和实际测试范围,详细分析了领域框架的表示方法和组成。以构件接口的基本要素为基本单元,给出了能避免先验信息重复的领域框架数学表示。探讨了数据融合模块划分的步骤,明确了合成构件在拓扑结构上的两个基本性质。以这两个基本性质为依据,分析了三种合成构件的组装效率,并对组装效率较高的聚合件进行了数学描述,为合成构件在平台型数据融合测试床中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明确了数据融合系统体系结构具有连通性、反馈性、汇总性和分发性等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对测试对象拓扑结构的影响;比较了测试评估的两种基本类型,深入探讨了选择性评估中评估对象合并的原则和类型,详细分析了评估对象合并对测试对象拓扑结构的影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测试对象的数学表示,并以此为依据研究了合成构件替换条件,得到了相对替换条件的数学表示,为测试床的算法替换功能提供了实现基础。分析了测试对象的并行性,并将测试对象的数学表示简化成融合图,从任务模型、多处理器平台和调度目标这三个方面对测试对象的并行调度问题进行了描述。结合融合图的反馈性,深入分析了并行性预测拓扑排序的要求和性质,提出了一种针对融合图进行并行性预测拓扑排序的实现算法,此算法的计算和存储复杂度都比较小。分析了并行调度过程中处理任务的触发条件和分配方式,设计了一种符合测试对象特点的并行调度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此调度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多处理器平台的计算资源,有效缩短了数据融合试验的时间。以上研究为构件技术在平台型数据融合测试床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测试开发平台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及其大型通用探测器北京谱仪(BES)在2004-2008年间进行了第二次升级改造,并已于2008年中开始运行和实验取数。新升级后的BEPCⅡ是一个高亮度、多束团的
中国的旅游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步入了快车道。旅游风险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风险的存在又有其必然性。因此,加深对旅游风险的了解和认知,注重对旅游风险的防范,将
采用基于Struts框架开发技术来设计网站可以解决网站开发周期长,维护管理混乱等问题。本文结合Struts框架的优势,提出了基于Struts框架进行商务网站平台设计的思路。
在互联网上进行二元关系抽取,是当前信息抽取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利用互联网的大量未标定语料,许多文献提出了基于self-training机制的学习方法:即在小标注集上训练初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