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小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已逐渐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引擎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为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资金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也不可忽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与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又处于劣势,仅仅依靠资金的自我积累势必有限,需要政府对中小企业在特定的项目范围内给予财政扶持。
由于财政政策能体现政府的意图,各国政府适应经济发展的态势,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财政扶持的力度。在各种财政扶持手段中,最直接和常见的做法是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制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项目计划,对符合项目条件的中小企业予以财政拨款和专项补贴,这是政府的一种无偿转移支出,其政策效应是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开发提供财政援助,降低其融资成本。然而,就财政扶持中小企业的问题而言,目前国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财政扶持的手段、方式等,对扶持效果研究的不多,具体涉及到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区域实施效果问题的更少。此外,研究的内容多限于理论研究,进行实证研究的不多。
本文以广东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实施情况为依托,对专项资金在各区域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评价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在各区域的实施效果,对可能影响各地区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比广东省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询扶持资金在各区域的产业投向是否符合了区域的比较优势,为调整今后财政扶持在各区域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和区域定位的相关理论作了介绍,然后,以广东省对各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扶持为背景,结合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的实施目标,分析了各区域扶持中小企业所要达到的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方面的效果,为下面评价各区域的实施效果作了准备和铺垫。接着,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构建出专项资金区域实施效果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随后,是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分别对广东省各地市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模糊综合评判的得分及排名,并对各地区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将综合评价结果与广东省各区域优势进行对比,得出财政扶持的区域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的结论,并为今后财政扶持中小企业的区域定位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