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性恋者性爱观念研究——以成都高校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规模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都是被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群体。关于大学生方方面面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这对于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状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大学生同性恋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高校11名大学生同性恋者(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其性爱观念的特点,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生同性恋者的性爱观念与异性恋者的相同之处表现为他们希望性爱能够统一。他们在爱情的概念、对恋人的选择上并无太大差异。他们在乎恋人内外两种品质,内在品质,如:善良、孝顺、真诚、忠诚、彼此能沟通和交流、能接受自己;外在品质,如:外表或外表占首要地位、要有感觉、经济等。他们不能接受恋人生活上堕落,没有理想和追求,自我为中心以及随便发生性行为等内外特点。   2、大学生同性恋者的性爱观念与异性恋者的不同之处表现为:(1)同性之间的恋爱难以能长久保持下去;(2)他们对“一夜情”持较为的宽容的态度;(3)他们不在乎恋人之前的性和感情经历,个别女同性恋者在乎恋人与异性的性关系;(4)他们对同性性工作者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3、对于同性婚姻,很多大学生同性恋者目前不抱幻想,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可行性太小。面对家人和社会的压力,大部分人会与异性结婚,也有的人选择形式婚姻的折中方式。   4、影响大学生同性恋者性爱观念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个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恋爱事件(特别是失恋)、父母的感情关系、同志圈子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有肉体的欲望、自我保护、宗教信仰和性别的差异等。
其他文献
随着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师范院校由三级向两级合并,中师的取消,使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再无对口工作。同时综合大学的参与,加剧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师资格证统考制度改革,使教
“就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其语法属性复杂,既可以分析为由副词“就”和判断动词“是”组合而成的短语,也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和语气助词等。从语法位置上看,既可以
传统武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健身养生经验的结晶,它的健身防身理论涵容着深奥的哲理且方法简单易行,在健身防身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南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流派,具有实践
目的:通过体育保健知识和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方案,观察受试者在实验前后的各项体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这种结合方案对受试者在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