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新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INSM1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CD56、NSE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INSM1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 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病理诊断明确的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同时,筛选有我院病理组织标本的37例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与44例宫颈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NSM1、Syn、CgA、CD56和NSE的表达,分析各免疫组化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 果]1描述性分析73例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整体平均发病年龄为43.88±11.225岁;病理类型以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主,共45例(61.6%),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6.8%),非典型类癌2例(2.7%),未具体分型的神经内分泌癌21例(28.8%);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63.0%)、同房后阴道流血(38.4%)、腹痛(30.1%)最为多见;HPV感染者57例(78.1%),无感染11例(15.1%),5例(6.8%)患者HPV感染状况不明;首诊转移部位以淋巴结(19.2%)、肺(4.1%)、骨(4.1%)、肝(2.7%)多见;临床分期以Ⅰ期(63.0%)、Ⅲ期(17.8%)患者居多。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化疗(26.0%)、手术+化疗(19.2%)、化疗(15.1%)、放化疗(12.3%)为主;复发转移以肺转移(11.0%)、肝转移(8.2%)多见。2生存分析2.1总生存分析73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分析显示,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56%、72.6%、70.0%,中位生存期为8.26年。2.2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得出对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FIGO分期(P=0.001)、原发肿瘤大小(P=0.028)、早期是否手术(P=0.033)、首诊有无转移(P=0.002)、复发转移(P=0.001)、NSE(P=0.039)、SCC(P=0.043)、LDH(P=0.000)、Ca2+(P=0.028)、渗透压(P=0.037)。2.3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通过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带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对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首诊转移(RR为2.528,P=0.040)、复发转移(RR 为 3.552,P=0.002)、早期手术(RR 为 0.360,P=0.030)、LDH 升高(RR 为 4.056,P=0.009)。3病理特征分析37例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中,INSM1的阳性率为91.9%(34/37),而Syn、CgA、CD56 和 NSE 的阳性率分别为 89.2%(33/37)、70.3%(26/37)、81.1%(30/37)和67.6%(25/37),INSMI、Syn、CgA、CD56和NSE在宫颈非神经内分泌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44)、0%(0/44)、0%(0/44)、15.9%(7/44)和9.1%(4/44)。INSM1对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诊断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100%,Syn、CgA、CD56和NSE诊断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9.2%、70.3%、81.1%、67.6%,特异性分别为 100%、100%、84.1%、90.9%。将INSM1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与四种传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时,INSM1对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敏感性(91.9%)略低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组(97.3%),然而,就特异性而言,INSM1(100%)明显优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组(77.3%)。[结论]1.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恶性肿瘤,在2010年~2017年就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的所有宫颈恶性肿瘤中,占比为0.95%(79/8342)。2.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标记物NSE、SCC及生化指标LDH、Ca2+、渗透压与患者预后相关。3.INSM1是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的可靠标志物,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相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