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内流区水汽再循环对降水的贡献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9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表水资源的根本支撑。在高寒区气候变暖和冰冻圈剧烈萎缩背景下,水循环的结构、速度、时空过程、要素组成及其水文与生态效应发生改变,其对寒区生态演化过程的影响已初露端倪,使得寒区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研究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焦点。鉴此,系统研究水汽来源、输送路径和水汽再循环过程对降水的影响,是深入认识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的重要依据,将为科学制定水资源利用对策提供理论支持。围绕高寒内流区区域水汽再循环变化过程及可能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基于大气水分循环理论框架,利用水汽再循环模型计算了高寒内流区区域水汽再循环率,分析了水汽再循环的水资源效应及演化机制,量化了水汽再循环对降水的贡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暖湿化已成为高寒内流区主要的气候特征。1969-2017年年平均气温以0.4℃/10a的速度增长,,年平均降水以5.4mm/10a的趋势增加。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蒸发呈降低趋势(-9.19mm/10a),年平均蒸散发为989.70mm。平均蒸散发存在明显的地域性,高值主要分布在青海湖流域和柴达木盆地部分区域,而羌塘盆地北部蒸散发较低。极端气温指数暖化趋势明显,暖指数和生长季长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而一些冷指数(冷昼日数和冷夜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和气温日较差的斜率呈下降趋势。生长季长度、极端气温暖指数以及一些冷指数(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在高寒内流区北部增暖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在高寒内流区西南部、南部增温明显。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较为复杂,但最为明显的是降水活动增强,降水正向降水量大、日数多、强度强、极值大的方向发展。(2)水汽含量增加和水汽输送通量增加为高寒内流区降水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1979-2017年水汽含量呈增加状态,增加趋势达到0.15mm/10a。多年平均大气水汽含量在3.7-5.3mm之间变化。空间上,高寒内流区大气整层水汽含量大约在0-10mm之间,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整体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递增的空间格局。近40年控制高寒内流区气象与气候格局的外来水汽源分别为:1)中纬度西风带输送通量;2)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水汽输送通量;3)欧亚大陆的西北干冷水汽输送通量。四个季节水汽输送通量的主要源地与年均大体一致,但在强度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夏季最大,秋季、春季次之,而冬季最小。高寒内流区净水汽通量呈盈余状态,即水汽汇入高寒内流区。西边界、北边界和南边界是高寒内流区水汽输入边界,其水汽收支分别为539.4×10~6kg·s-1、276.3×10~6kg·s-1和718.1×10~6kg·s-1,东边界是水汽通量的输出边界,其水汽收支为-986.3×10~6kg·s-1,净收支为547.5×10~6kg·s-1。(3)气候暖湿与水汽通量增加背景下,水汽再循环降水已成为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汽再循环在过去40年内有明显的波动,多年水汽再循环率均值为24.5%,相当于约66mm的降水,整体在12%-43%范围内变化。就空间分布而言,水汽再循环率整体上从中段向四周呈降低趋势,高值中心主要出现在羌塘盆地中部一带。气温增加对水汽再循环有促进作用;降水和相对湿度减少将导致当地再循环降水增加;在海拔3500-4000m以下水汽再循环贡献率随海拔升高而逐步增大,但4000m以上则开始逐步降低;水汽再循环率随坡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水汽再循环率最高的坡度区间出现在5-10°,达到了24.3%;研究区多年水汽再循环在植被面积增加的背景下有升高趋势,表明良好的生态保护是确保区域水资源稳定供给的重要支撑。欧亚大陆反气旋环流增强、位势高度增加、水汽输送减弱以及海表温度增加为研究水汽再循环增加创造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水汽再循环降水的全部产水量约为682亿m~3,相当于整个青海省地表水资源量(675.41±26.61亿m~3),反映出水汽再循环是非常重要的水资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NA-3677-3p/FOXA3/Wnt/β-catenin通路介导HBx促进肝癌肿瘤干性和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TargetScan预测miRNA-3677-3p的靶基因,培养HEK293T细胞后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NA-3677-3p与FOXA3的靶向关系。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uh7和正常肝细胞株HL-7702,RT-qPCR检测细胞内miRNA-3677-3p及FOXA
充分了解认知地图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环境有一个体系认识,对环境做出决定,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设计出的方案更加合理化符合人们需求。该方法可为认知地图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可供参考。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电子鼻咽镜活检病理确诊的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患者64例,其中调强适形放疗患者34例,三维适形放疗患者30例,观察患者放疗开始后4周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黏膜炎等急性不良反应及放疗结束半年放射性涎腺损伤、放射性脑损伤等晚期不良反应;放疗结束半年评价
<正> 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饮食市场,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和商业工作会议精神,近二年在本市饮食业开展了“上海名特小吃”的认定工作。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有162个饮食企业的428个品种被认定为“上海名特小吃”。
期刊
生命安全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以及保护生命的技能的教育活动。从目前来看,初中生对生命的认知趋于正确,但是部分初中生有时会做出轻视生命的行为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认知,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相关技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该课程教材中
供热通风系统以及暖通空调在建筑当中的位置是无可代替的,而且其功能可以使得建筑功能性得到有效的提高,空调以及供热通风的实际应用离不开优质技术的支持。为了能够与人们需求保持一致,应当从设计方面出发,对在应用当中所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处理。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究以及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施工关键技术,希望可以给有关部门提供有利条件。
钢铁行业作为河北省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碳排放第一大户,粗钢产量已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在“双碳”目标倒逼的大背景下,河北省钢铁行业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分析了河北省钢铁行业各类生产工序组成、不同工序组合的企业碳排放量分布,解剖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省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和氢能领域的发展优势,提出了河北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路径。
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转型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转型的关键点,其次介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打造翻转课堂的意义,最后从组织学生课前准备、感悟阅读主题、鼓励学生阅读之中合作、突破阅读学习难题、阅读之后沟通、延伸阅读课堂的深度和广度、阅读之后翻转,及时实现查缺补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继而推动英语阅
基于长江下游和睦桥小流域2015~2019年6场梅雨和10场台风雨降水同位素数据,以及当地和大尺度气象数据,探究影响这两种降水类型的降水同位素变化的原因。长江下游地区梅雨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小于全球大气水线,梅雨降水加权氘盈余值与当地气象参数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当地的云下蒸发作用对梅雨的氘盈余的影响不显著。梅雨的氘盈余明显高于其水汽源区水汽的氘盈余值,说明产生梅雨的水汽在运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陆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表现为骨和软骨的进行性破坏,严重者会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目前,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遗传、细胞因子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二妙散作为中医治疗湿热痹症的经典方剂,由苍术、黄柏等比配伍构成,对RA有明显治疗作用。为提升中医药治疗的认同性和科学性,现将二妙散配伍组方理论及二妙散治疗RA的药理实验研究做一综述,从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