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行为评估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HBGODWHB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交往行为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活动表现,交往水平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以往师生交往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学科视角的宏观理论思辨、研制相关观测指标,但没有提出相应的评估标准,没有从学科需求出发体现微观学科属性。因而本文尝试聚焦地理学科的微观领域,应用数字化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评估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往现状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本研究首先确立师生交往的评价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继而从师生交往的过程结构与基本方式阐述评价内容。再次结合专家建议构建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往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别为师生交往的设计、师生交往的实施与师生交往的结果。下设8个二级指标与29个三级指标,尝试结合地理学科特性构建体系的详细内容。课堂观察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经过多次分析、试用、比较,最终选用“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进行课例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与应用,较好地实现了量表专业、交互友好、成果可视化等目标。研究对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往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诊断师生交往行为。研究选取来自新手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优质课例各10节,对课堂师生交往的形式、情绪与反馈进行量化统计与质性评估,分析不同类型教师在各交往维度上的表现差异,依据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说明。总结课例中师生交往的主要存在交往形式较为单一、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的比例较低、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不充分、教师点评不具有针对性与激励性等问题。依据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往评价标准,选取优质交往课例进行案例的展示与分析,从而为提升交往水平提供具象化参考。研究最后总结归纳提升交往水平的针对性策略,主要包括师生交往设计策略、实施策略与反思策略。其中设计策略包括情景设计真实化、任务难度梯度化、媒介应用多样化;实施策略包括增进师生间理解、鼓励深层次参与与实施人文化点评;反思策略包括采用循环跟进式反思、质评量评相结合等。优化策略的提出有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为高中地理教师特别是新手型教师提升交往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案情]张某是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张某、王某(村会计)及李某(村出纳)代表村小组与陈某、周某签订了一份林木转让合同,并收取了五万元押金,因村小组未办银联卡,钱暂存在张某的卡上
近年来,经济发展日益信息化、区域化、网络化,科技创新迎来新发展高潮,催生了知识经济、促进了各国或各区域生产力的新飞跃。目前,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发展将全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融合,开展文旅融合服务在助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增长,使得司法环境更加恶劣,执法环境更加复杂,党和人民对司法、执法效能方面要求更高,如何在信息化社会中提升执法
在对割管工具、割管位置和割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以峰峰集团辛安矿北翼地面区域治理工程为例,对割管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割管拔管技术对今后完善区
目的:本实验研究牵张成骨胫骨牵张模型大鼠牵张部位的影像学变化以及重要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情况,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在牵张成骨技术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F级实验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按体重分层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4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通过建立大鼠牵张成骨胫骨牵张模型,模型组采用造模后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采用造模后骨碎补总黄酮67mg/k
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起始于一九九八年,教学方式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转向正规课堂。面对学生一件件稚拙、质朴、颖异生动的陶艺作品,我们被学生的特殊语言所打动,先后立项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实施创新创业的重要政策,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就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如何与国家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院科研定位、校企合作、科研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驱动;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