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纳米制剂对肿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纳米化技术将水难溶性药物包裹在双亲性载体中形成纳米制剂不仅能有效的增加药物溶解度和提高药物稳定性,而且能有效的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自组装法将水难溶性抗肿瘤药物—姜黄素包裹在双亲性泊洛沙姆载体中制成水溶性的姜黄素纳米制剂,同时采用MTS法考察研究新型姜黄素纳米制剂的体外抗肿瘤效果(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S65),并初步的探讨姜黄素纳米制剂的抗肿瘤机制。   方法:   本课题以泊洛沙姆为载体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姜黄素纳米制剂,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考察纳米球的形貌特征和粒径分布。然后利用MTS法,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及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S65进行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进行评价,利用Hoechest染色方法检测姜黄素纳米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姜黄素纳米制剂处理后细胞中与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制剂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平均粒径在50纳米左右,粒径分布均一。通过调整药物/载体的投料比,可以得到不同载药量/包封率的姜黄素纳米制剂。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姜黄素被包裹在泊洛沙姆的疏水片段中,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纳米球。体外稳定性实验显示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制剂能有效的提高姜黄素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稳定时间>5 h)。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姜黄素可以缓慢的从姜黄素纳米球中释放出来,9天之后累计释放率为~50%。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S法)结果表明姜黄素及姜黄素纳米制剂在体外均能有效的抑制BGC细胞和S65细胞的增殖,且相同浓度条件下姜黄素纳米制剂具有更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Hoechest染色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制剂能有效的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制剂能激活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活化,并降低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同时也降低了细胞周期蛋白p-Rb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所制备的新型姜黄素纳米制剂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结论:   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相比于姜黄素原药,所制备的水溶性姜黄素纳米制剂具有更好的体外抗肿瘤能力,其肿瘤细胞杀伤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音是重要的生理信号,包含着与心脏疾病相关的血管、瓣膜等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和病理信息,因此心音信号分析成为临
自激行为是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自发群体放电活动,不仅与睡眠状态的转换、生物节律等基础功能相关,还参与记忆、认知、学习等多种高级功能。大脑神经元间的信息交互经由突触完成,有证据表明突触耦合动力学对神经群体的联合放电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目前为止,突触耦合对神经系统自激行为调控的研究尚不完善,开展相关研究对大脑功能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利用计算神经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建立随机
学位
脓毒症是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早期预警及危险分级体系来帮助
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由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两百万。现如今使用最多的血压测量仪器,主要是基于袖带充放气的单点测量法。无袖带的连续血压测量将成为血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