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火源火灾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隧道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结构最复杂的隧道。虽然在隧道中发生火灾的频率是很小的,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封闭性使得排烟和散热条件极差,这就造成了一旦起火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本文在验证相对运动代替绝对运动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佛罗德火灾模型的理论基础,按照1∶4的缩尺比例建立移动火源模型试验台。在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铁路货车以不同速度运行时火灾发展规律以及铁路客车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时火灾发展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铁路货车,火灾发展类型属于t2火。从隧道入口到达隧道救援站过程中,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其在隧道中携带火源运行的时间逐渐减小、火灾热释放速率、火灾增长系数逐渐增加,火源正上方温度极值及隧道拱顶温度极值逐渐减小。以t2火的发展规律计算,列车以不同的速度运行10km到达隧道救援站时,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火灾热释放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根据以上规律综合得出:当铁路货车在隧道内着火以后,为了降低危险性其运行速度应适当降低。  (2)对铁路客车而言,在车窗不破裂的工况下,从隧道入口到达隧道救援站过程中,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其在隧道中携带火源运行的时间逐渐减小、火灾热释放速率、火灾增长系数几乎不受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在此工况下列车以不同的速度运行10km到达救援站时,随着铁路客车运行速度的增加,火灾热释放速率逐渐减小。  因此,对于车窗不破裂铁路客车着火后,应将乘客以最快的速度疏散到邻近车厢,与此同时铁路客车以最快的速度运行到隧道救援站进行灭火。  (3)在铁路客车破裂8个窗口及16个窗口的工况下,铁路客车燃烧类型属于通风控制型。从隧道入口到达隧道救援站过程中,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大,其在隧道中携带火源运行的时间逐渐减小、热释放速率、火灾增长系数逐渐增大。列车以不同的速度运行10km到达隧道救援站时,热释放速率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因此在列车破裂8个窗口及16个窗口的工况下,列车在运行到隧道救援站过程中,其运行速度应适当降低。  (4)在铁路客车破裂24个窗口的工况下,燃烧类型位于燃料控制型和通风控制型之间,接近于燃料控制型火灾。从隧道入口到达隧道救援站过程中,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大,其在隧道中携带火源运行的时间逐渐减小、火灾热释放速率及火灾增长系数逐渐增大。列车以不同的速度运行10km到达隧道救援站时,热释放速率随运行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因此在列车破裂24个窗口的工况下,列车在运行到隧道救援站过程中,其运行速度应适当降低。
其他文献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压力下,制冷剂的替代和新型制冷剂的开发已经刻不容缓,而减量延续技术可以作为当前形式下对制冷剂替代工质的补充与过渡。通过统计和调查发现,在相同制冷量前提下,降膜蒸发所消耗的制冷工质要低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四分之一。本文以制冷剂的减量替代作为研究背景,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流动机理、传热特性、强化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制冷系统中降膜蒸发技术的应用以及系统含油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等几个方
学位
沸腾传热因其传热强度高的特性引起了各界的重点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冷、核电、新能源等领域。为探寻沸腾传热机理而产生的气泡动力学也逐步发展。各国学者在不懈的研究下,提
充装液化气体的储罐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会因意外事故暴露在火灾环境中,外部热侵袭可能导致储罐失效,从而造成储罐爆炸等严重事故。研究储罐受热后的热响应过程,对分析事故机
学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过程中,我国纺织企业将会面临日益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国纺织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资源计划(ERP)
我国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特别是作为养殖鱼类年产量达千万吨的草、鲢、鳙,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三餐膳食的重要优质蛋白质来源。随着近年分析技术的发展,对于这几种鱼类肌肉
学位
基于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系统是提高城市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该方式已成为我国的主要供热方式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