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采集型无线传感网中分簇路由协议设计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采集型无线传感网(EH-WSN)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不同于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网,EH-WSN由从环境中采集的能量供电。因此EH-WSN的系统优化目标就从最大化网络寿命变为了在给定环境能量限制下最大化网络吞吐量,这一改变需要对其路由协议进行新的设计。本文为能量采集型无线传感网提出了两种新型分簇路由协议,即分布式分簇路由和集中式分簇路由。首先,针对集中式分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DPSO)算法的分簇路由协议。基站收集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然后运行一种改进的DPSO算法来为无线传感网寻找最优拓扑。簇首选取和非簇首归属作为组合问题被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PSO的分簇路由具有更强的平衡能量消耗的能力,并且网络吞吐量比原有协议提高了 15%。其次,利用分布式分簇路由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能量感知型分簇路由协议。该算法利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太阳能预测模型来“感知能量”。在簇首选举过程中同时考虑节点当前剩余能量和在未来短期内可能采集的能量,使得有更高剩余能量和更强能量采集能力的节点更有机会成为簇首。在可用节点数和网络吞吐量两方面对所提算法与原有协议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能量感知型分簇路由具有更强的平衡网络节点能量消耗的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中使用的系统模型以及两种改进型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细节。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的路由协议在提高节点采集能量利用率,改善能量采集型无线传感网数据传输率方面较原有分簇路由协议有着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电力线通信(PLC)是指以电力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主要应用于:远程自动抄表、配电网自动化控制、家庭内部互连、智能小区以及多媒体通信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等。近年来,宽带
本论文围绕如何提高镍黄铁矿浮选回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通过对矿物浮选捕收剂和活化剂的筛选考察,我们得到了能提高精矿中Ni和Cu的品位和回收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对提高
随着计算机普及,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尽管,当前网络的传输效率仍然有限,无法满足庞大的用户群体对网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 Orion A巨分子云中纤维状结构。我们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对Orion A巨分子云进行了大范围(~4.4 deg2)的12CO、13CO和C180(J=1-0)的谱线观测。在局部热平衡假设下,我们利用12CO和13CO的分子谱线计算该区域的H2柱密度图。基于DisPerSE算法,我们从该H2柱密度图中证认出225条纤维状结构。我们选取其中的46条
近些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资管的规模逐年保持高速增长,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私募等资管机构既相互合作又各自竞争。宽松的监管环境和层出不穷的金
锆合金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抗腐蚀和变能力强以及热中子吸收截面小等优异性能,在核反应堆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Zr-Sn-Nb合金为研究对象,在室温以及375oC其进行了轴向力和内压共同作用的多轴棘轮试验,并在室温下将Zr-Sn-Nb合金和Zr-Nb合金的多轴棘轮应变累积规律进行了对比,探究了温度、轴向应力幅值、内压以及合金元素对锆合金单/多轴棘轮效应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室温下,在内压和轴向
无线mesh网络(WMN)具有组网灵活、覆盖范围广和可靠性高等优势,成为下一代网络的研究热点。多路径并行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CMT)技术能够有效聚合网络带宽、
新疆蟠桃作为新疆特色水果产业中的一种,其商品化处理环节技术较为落后,主要以人工为主,分选效率低,对新疆蟠桃在国际商品化进出口贸易中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能通过对蟠
1993年,越南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系统的社会化教育政策。在这一教育政策背景下,升龙大学于1994年8月通过了教育培训部审核并正式成立,成为越南的第一所民办高
卫星通信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和迅速发展的市场。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卫星有效载荷的规模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其结果是,当放大器发生故障时,以前由工程师人工枚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