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利用的中学风雨操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大步前进,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深化落实教育改革,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体育教育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中学校园里简陋的室外操场和室外田径运动场已经成为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改革最大的硬件瓶颈之一。为了增强中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使中学体育教学、师生运动、学校集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免受雨雪雾霾等不良天气的影响,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运动空间环境,新建规模适宜、设施完善、场地标准、功能齐全的中学风雨操场成为最佳选择。但是现行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并未对中学风雨操场的设计提出明确要求。现有的中学风雨操场存在很多问题。第一,部分中学建校年代久远,设计理念落后,其风雨操场仍保持传统的建设形式,空间规模局促、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目前中学文体活动发展的需求。第二,一些新建中学的风雨操场社会体育馆为模板进行设计,然而两者从建筑形式、功能设置、空间组织、运营管理等多种方面都不尽相同,这种设计模式无法满足中学教学及文化生活需求,造成风雨操场的利用率偏低。因此,风雨操场空间需要更高的利用效率来满足学校师生及周边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分摊风雨操场的设计、建设成本。本文以西安市及宝鸡市6所不同时期建设的普通中学体育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中学校园空间现状,通过拍照和实地测绘记录风雨操场与操场、风雨操场与教学楼的位置关系;记录各运动场地现状,并获取相关建筑图纸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教学楼及风雨操场建筑平面图;观察现有体育空间使用情况,了解中学体育运动设施的空间构成及基本使用情况,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尤其是体育课程安排及课外活动安排情况,并请老师提供课表以便后期进行研究;采访体育老师及学生,了解其对体育活动空间及风雨操场的实际看法及需求;结合调研资料与相关标准,研究中学体育空间的实际需求,为风雨操场的多功能化设计提供基础;通过现状调研总结影响中学风雨操场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中学风雨操场空间高效利用的设计途径。通过上述方法对中学体育空间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对目前普通中学体育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其中三种不同类型中学风雨操场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计算不同类型风雨操场的利用率,探讨总结影响中学风雨操场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学风雨操场应围绕空间高效利用进行设计。最后,从校园规划布局和建筑空间设计的层面出发,从布局、规模、空间高度、空间功能、室内设计等多方面去探讨改善中学风雨操场空间环境的有效途径,以更好的适应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及国家新政策的实施,为中学体育建筑设计理论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快速发展,旧城区在城市中逐渐衰落,并面临着迫切的更新发展问题。如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拥堵、旧区拆迁矛盾等。同时在更新过程中,出现
砖瓦作是砖作和瓦作的统称,主要包括传统建筑的地面、墙体和屋面瓦的营造。砖瓦是木构架建筑的保护性构件,为建筑实现其遮风避雨、舒适度和空间围合等使用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古建筑外观的重要元素。闽南沿海地区受多种历史、人文以及自然元素的影响,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地面、墙身和屋面瓦做法。在当代,受现代技术和外来工艺影响,其营造技艺的传承稳定性遭到一定破坏,再加上目前对闽南沿海地区砖瓦作的研究成果较少,
旧城菜市场对于城市意义非凡,不仅是市井乡愁的空间载体,也是小而强的地方经济润滑剂,更是家门口的社区交往会客厅。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菜市场对于探讨其未来发展弥足珍贵。  厦
城市是一个联动、开放、有机的复杂系统,其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式很难全面地反映城市的生长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的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大力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迫
海草房是荣成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是荣成沿海一带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是胶东沿海地区渔家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海草房的数量愈
运河城市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城市,城市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的烙印。近代大运河衰落之后,运河城市的形态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面临失去城市特色的危机。目前随
“数学和建筑”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他们的关系蔓延流转在漫长的建筑发展史和建筑思潮演进中。建筑学者们曾奉数学理论为圣经,也曾试图摆脱数学对创作思维的桎梏。但自上世纪中期
  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室内环境冬季阴冷夏季湿热,室内舒适度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控制建筑能耗上升成
建筑产业化以其高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的特点,对建筑行业的传统建造方式造成冲击。建筑行业的发展依托于居住建筑,我国正处于保障性住房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