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基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是否会对使用特立帕肽(PTH(1-34),Teriparatide,TPT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评价指标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17-2019年4月份至9月份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07例使用特立帕肽治疗的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就诊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10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以患者用药前检测的血清25(OH)D水平作为基线,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不足组(简称VD不足组,10ng/ml<25(OH)D<30ng/ml)和维生素D充足组(简称VD充足组,30ng/ml≤25(OH)D<150ng/ml),其中VD不足组患者60例,VD充足组患者43例。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的腰椎、股骨颈、全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数值;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的骨转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amino terminal procollagen extension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的数值,同时监测患者血钙、血磷、25(OH)D、PTH的变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水平的变化。利用统计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不同治疗组之间的患者基线特征。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同一组不同时期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观察指标的变化。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D不足组及VD充足组两组之间的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停经时间、基线骨密度、PINP、CTX及PTH、血钙、血磷水平等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在用药6月、12月时均有显著的提升(P<0.05),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在用药6月后与治疗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2月后与用药前相比有明显的提升(P<0.05)。VD充足组和VD不足组患者用药6月后腰椎分别上升5.64%、5.50%,用药12月后两组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较治疗前分别上升11.14%、3.65%、3.52%;10.09%、3.48%、3.36%。但两组之间骨密度变化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PINP、CTX水平的变化在3、6、12月份较基线值均有显著的升高(P<0.05),治疗12月后,VD充足组的PINP上升水平较VD不足组有显著升高(P<0.05),而CTX上升水平显著降低(P<0.05)。(4)用药12月后,VD不足组和充足组25(OH)D水平较用药前分别上升11.3%和9.5%(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钙、磷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6)两组患者骨痛均有减轻(P<0.05),依据VAS评分,两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需要使用特立帕肽治疗的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无论基线维生素D水平如何可立即开始特立帕肽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口服补充维生素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卵泡刺激素(FSH)及其他性激素指标与血脂、血糖、尿酸(UA)及体重指数(BMI)水平的关系;阐述睾酮(T)水平正常下FSH升高对血脂紊乱的独立作用以及影响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男性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BMI、合并症和并发症及相关用药、FSH、黄体生成素(LH)、
目的: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由母体受孕开始直至婴儿期,是婴儿受到各种非进行性的脑部损伤或者未正常发育所致的综合性病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康复药浴方治疗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胎龄≥37周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药浴组。常规治疗组
研究背景:痛风是一类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生成的增加而排泄减少,痛风临床典型的症状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密切。健康人体内三分之一的尿酸通过肠道排泄,肠道微生物代谢紊乱和肠屏障功能失调是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且微生物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肠屏障功能。研究目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肠渗透性增
我国开展水产养殖项目建设工程较晚,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随着我国加大对水产养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水产养殖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在建设行业的投资逐年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对水产养殖项目施工单位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很多管理方面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
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HCC患者预后。近年来对HCC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在HCC进展过程中,micro RNAs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成为HCC诊断及治疗的重要靶点。其中,miR-103a-3p在人膀胱癌、胃癌、大肠癌等肿瘤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其在HC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内质网跨膜蛋白EV
目的:观察下丘脑外侧区(LHA)-伏隔核壳部(NAcSh)orexin-A神经通路的构成,探讨该通路对普通饮食与高脂饮食大鼠NAc胃牵张(GD)反应性神经元放电、胃运动、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奖赏性摄食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大鼠模型:选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00 g),高脂饲料(含蛋白质20%,糖类20%,脂肪60%)饲喂6 w。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6(IL-26)水平,探讨IL-26在HBV-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住院确诊的HBV-ACLF患者30例为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0例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空白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独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因出血或心包填塞导致二次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其诊疗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明确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以后对二次开胸患者提前进行评估,警示死亡高风险患者,密切关注此类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减少其术后死亡率。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20年9月期间所有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独立不停跳搭桥手术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将
目的: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作为B族维生素,在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摄入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运用关联性分析、剂量反应关系分析、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分析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摄入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07-2016年的大型横断面调查数据
聚合物胶束是一类很有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它在增加疏水性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释放,降低毒性,提高靶向性和药效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1-甲基-D-色氨酸(Indoximod,IND)为原料,合成两嵌段共聚物PEG-IND,构建了一种胶束给药系统(DOX/IND@NPs),实现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