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T)属于真菌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产物。AFT种类很多,最为常见的有B1、B2、G1、G2、M1、M2。AFT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Ⅰ类致癌物质,是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AFB1)是AFT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是食品安全卫生和动物饲料重点监测指标之一。AFT在动物机体内的主要代谢器官是肝脏,相关研究显示,AFT属于间接致癌物质,AFT在肝脏内经过氧化酶系CYP450的作用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AFB1-8,9环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活性,能够与DNA, RNA蛋白质形成加合物,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从而使细胞衰亡、癌变。容易受到AFT污染的动植物食品、食品原料很多,其中花生、花生油、玉米、干果、牛奶等被报道的最多。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都对各种食品和农作物产品中AFT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AFB1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学方法等。免疫学检测法相对其他方法有其快速、灵敏、特异性强、成本低、可以批量检测样品、对实验人员伤害小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AFB1的分子量为312.27,是小分子物质,没有免疫原性,属于半抗原。制备AFB1完全抗原,获得AFB1单克隆抗体,是建立AFB1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前提。本研究通过琥珀酰亚胺酯法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分子上引入羧基,生成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用EDC法和DCC法合成AFB1-BSA和AFB1-OVA。采用薄层层析方法、紫外光谱法(UV)、SDS-PAGE方法和免疫学方法鉴定完全抗原的合成。通过免疫Balb/C小鼠,获得鼠原多克隆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抗血清的免疫效价,用竞争ELISA检测多克隆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免疫小鼠血清效价都在1:3200以上,其中6号鼠效价最高,到达1.28×10-4,敏感性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68ng/mL,交叉反应率低。本研究采用常规化学法细胞融合技术,经过选择培养基培养、ELISA筛选、体外连续20代传代培养,经过反复3次冻存,鉴定,获得一株能稳定分泌抗AFB1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6D9。单克隆细胞株经过在体外扩大培养和小鼠体内诱生腹水制备获得6D9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经过ELISA检查其培养上清效价为1:200,腹水抗体效价为1:6400。经过亚型鉴定6D9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黄曲霉毒素B1完全抗原,获得了AFB1单克隆抗体,为AFB1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