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nvenx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所谓的“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对抗气温变暖的最佳途径。而通过立法,促进和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围绕低碳经济立法的主题,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并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对低碳经济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概念、特征,然后阐述了低碳经济立法的概念,并解释了为何对低碳经济进行立法,阐明其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对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等进行介绍,主要阐述了立法的现状,阐明现状后对我们低碳经济立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部分为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建设及其启示,主要通过对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这五个发达国家有关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低碳经济立法起到借鉴作用。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精华与亮点所在,主要内容为笔者自身的设想,主要包括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等。
其他文献
被治理者的政治是帕萨·查特杰在分析印度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其关注的主题是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从治理与被治理的视角研究政治;大部分世界的大众
学位
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问题一直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1992年之后泰国迎来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随着1997年被称为泰国“历史上最民主的”宪法